阳春三月,万物复苏。惦记着外公家的几片新绿,我们一家人驾车来到乡下,远离城市的喧嚣,想将疲惫的身心,
“购物”了。那年头孩子们买橡皮都不是先看和摸,而是“闻”。那时的文具流行有香味儿和没有香味儿的。我们
一朵带着清露的百合花,就能在陌生人的心间注下爱的种子;一位收集“美好”的老妇,就能抚慰人们孤独的心灵
传统的味道,平凡的人,不起眼的动作,以及那寻常的日子,都弥漫着淡淡的香气,隐藏在点点滴滴中…… ——
纵然尝遍人间百味,我依然爱那一味——那透露着幽幽谷韵的墨香。 这或许是我最后一次来这里了,我心中想着
它,如一个漩涡,从小时候到现在,慢慢变大,变深,使我慢慢陷入,转而慢慢沉沦,无法自拔——它是我的瘾,
今年的端午,婶婶托人从老家带了一袋灰粽给我。 灰粽,其实就是灰碱粽,是客家人独有的食品之一。老家过端
踯躅在花开之地,吮吸花飘之香。——题记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在这丰收的季节,桂花成型了,到处都是桂花
邻家阿公是个快乐的老人,总是笑脸迎人。他的院里种着各种各样的植物,有叫得出名的,也有我不认识的,它们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