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蝉

初三 状物 785字
2023-11-12 09:14:28

印度诗人泰戈尔的“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用来形容夏蝉再贴切不过了,它让我领悟到了打开人生的新方式。

夏日的午后,我独自坐在房间中,桌上摆放着一本数学资料,上面的图形被我画了又擦,擦了又画,早已折皱不堪。我的思路一次次走进死胡同,终究拿这道题毫无办法。房中虽开了空调,但我的心中却满是挫败的怒火,烧得我酷热难耐。

“算了,出去走走吧,放松一下。”

拐进家门口的小广场,茂密的树荫下,空气清新,温度清凉。“知了……知了……”不远处传来蝉延绵不绝的叫声。夏日灼人,而蝉声未减,他们或栖于古树枝桠,或栖于浓绿罅隙间,怀着一种对生命的赞颂大声地歌唱着。

听着蝉声,伴着清风,我不由得回忆起法布尔在《昆虫记》中记述的蝉的故事。蝉在黑暗的地下潜伏四年,只为了夏日阳光下五个星期的纵情歌唱。蝉蜕壳时艰难万分:壳先从背上裂开小口。幼蝉先抽出背,再推出爪,然后用爪撕开头皮,将头抽出,接着做一圈复杂的体操动作抽出双腿,最后展开双翅,成功飞上枝头。

想到这,再想到刚刚那条未解出的数学题,我不由得自言自语“唉,我或许就是一只无力脱壳的蝉吧。”“知了……知了……”耳边又传来蝉声,热烈响亮,充满生机。

这时,我注意到路边的枝桠上留有一只蝉的空壳。它挂在树皮上,纹路清楚,甚至连触须都清晰可见。几个星期前,一个小生命就从中涅磐而出,在夏日耀眼的阳光下,恣意欢唱。金蝉脱壳获新生,苍鹰断骨霸苍穹。人也一样,要想成功,就要在无际的黑暗中接受无数次的挑战,耐得住静坐的寂寞,否则他就一定是无力脱壳的蝉。

想到这,我心中一动,热血澎湃,回家继续做题。我一遍遍翻看着相似的例题,回想老师上课时讲的一个个的知识点,再细致地分析题意,做出相应的辅助线。终于在半个小时以后,我尝到了解题成功的快乐。

落笔横竖间,蝉声在窗外,依然响个不停,不觉聒噪,不觉喧嚣。因为我从中听出了它的努力。它鼓舞着我,让我明白何为坚持何为风雨以后才会见彩虹。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清晰,内容丰富,立意独到,情感饱满。作者借物喻人,借这篇状物散文表达了自己炙热的情感。文章语言优美,情感饱满,感染力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