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些日子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在濠梁上结识了一位脑洞堪比霍金的大学者——庄子。在他的笔下,一只海空两栖的巨型神兽——鲲,悄然跃于纸上。鲲的梦想,是去一探南冥的真容。尽管我们不知道他究竟实现没有自己的梦想,但我还是想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面对现实与梦想,我们究竟应该选择哪一个?
首先,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
什么是梦想?
我相信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正如那句话所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司马迁认为,梦想,就是写一部能“藏之名山,传之后人”的伟大史书。
居里夫人认为,梦想,就是发现一种未被发现的新元素,为人类科学贡献自己的力量。
袁隆平认为,梦想,就是让千千万万的中国人民吃得饱,吃得好,不用为温饱问题而烦恼。
莱特兄弟认为,梦想,就是像南飞的大雁那样,尽情自由地翱翔在属于它们的天空。
这样的回答还有很多很多。牛顿总结了前人的经验,提出了惯性定律。我知道,自己的物理成绩并不是太优秀,但在这里,我只好假装一下牛顿,做个小结。
梦想,不要以为这个词离我们很遥远。他是人生路上的一条必经之路,而我们,正在这条路上奔跑。
追梦的路上荆棘丛生,碎石密布。因为追梦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尽管如此,仍然有成百上千乃至成千上万的人,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这条路,这条,充满坎坷与挫折的路。为的是什么?为的是那路的尽头,有儿时在心底埋下的一颗种子;为的是,那一腔不甘平凡的热血;为的是,那不想被辜负的青春年华!
然而,现实的石头总会把我们绊倒,现实的荆棘总会在我们的身上留下斑斑血痕。
司马迁因帮战败的李陵将军在皇上面前辩护,被打入大牢,处以极刑。他也想过一死了之,可他心中仍放不下的是那本尚未完成的《史记》。数千年后,鲁迅给他的评价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短短十字,却是对司马迁最好的赞美与安慰。
居里夫人每天都在有高辐射的地方,坚持进行研究工作。在研究的途中,她的丈夫车祸意外身亡,居里夫人一度悲痛欲绝,精神上备受打击。但她还是坚持了下来,直到那三克发着荧光的镭元素轰动世界。
袁隆平本是一名乡村教师,意外地发现了一株野生杂交水稻,从此他就走上了研究水稻杂交的路。曾一夜之间,他精心从4万多株幼苗中挑选并栽种下的100多株野生杂交幼苗,被人全部连根拔起,不知所踪。他苦苦找寻了许久,却依旧没有发现丝毫的痕迹。最后他在一口枯井中,找到了几株快干死的幼苗,并重新开始实验。几十年的风吹雨打,几十年的日照雨淋。袁隆平也想过要退缩,可是他却坚持了下来。终于,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让十四亿中国人民摆脱了饥饿的困扰。
莱特兄弟在没有丝毫经验的情况下,自己动手制造飞机。无数次的坠机,无数次的有惊无险。他们的心里一定想过这样的一句话,下次再也不制造飞机了。可当他们看到天空中自由自在的白鸽,坠毁在地上冒着滚滚浓烟的飞机时,却又不由自主地分析起来,是哪里出了问题呢?当他们成功地在天际翱翔时,他们是多么的兴奋与激动,是多么的欣喜若狂。
曾经在网络上有一句话,被网友们疯狂转发,“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其实现实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残酷,我们应该学会坦然的面对现实,在现实中坚持不懈地去奋斗,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就像温家宝总理说过的那样,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
梦想,是自己在现实中定下的一个目标;梦想,是对未来的一种期望;梦想,是一个让你感到坚持奋斗就是幸福的东西。
最后我送给大家一句我很喜欢的话:
梦里能到达的地方,总有一天,脚步也能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