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变化万千,而那些在历史上掀起一场风云的大人物同样也不例外地拥有令人唏嘘的憾事。比如众人争论的一个问题:“项羽是因为在鸿门宴上不杀刘邦才失去天下的吗?”
在读完《鸿门宴》后,我立刻对这个问题持了反对意见,我以为项羽走不长远,即使刘邦不在,也无法更改他一朝战败的事实。
在项羽得知沛公欲入关中,使子婴为相这个消息时,他竟将自己的愤怒显现于面,称为攻打沛公君而自请众将喝酒设宴。在之后鸿门中范增数目,举玉珏示意他杀沛公时,他竟毫无所动!难道他看不出?包括之后的项庄舞剑,樊哙闯帐,一帐中人各怀其心,唯独他从头到尾都是个“傻子”,我不禁为足智多谋的项增,可怜一心为主的项庄而感到悲伤。这么优柔寡断的性格在加上政事上的零智商等于了他一辈子的悔恨。
团队精神往往是一个集团中最重要的。我们再从团队精神这个角度来看看项羽的集团。从张良进言到范增举珏,项庄舞剑,再到项伯翼蔽。范增和项庄一心想杀沛公,可项伯却一直在护着沛公。作为一军领袖的项羽闻风不动,坐在座位上喝着他的美酒,台面下的波涛汹涌他仿佛浑然不知。这么一个目标不一的团队是很难成就大事的。
反之,沛公的团队纪律严明,把计划执行得滴水不漏,这样的团队才能抓住胜利。
再回到人才这个问题,沛公遇到难题就会说:“为之奈何”?他谦虚,有自知之明,更懂得收买人心,尽管“一事无成”却总有人想要追随于他。而项羽呢,身边众多“利器”放着生锈,对自己怀有二心的人一再容忍,刚愎自用,可天下哪有以一人之力打江山的事呢?这样的项羽太过骄傲,在我人为他更适合做将士,不适合做帝王。
他们都说项羽是一步错,坠入万丈深渊,但我认为他自刎乌江是必然事件,因为他斗不过刘邦。他的江山就是在他的优柔寡断之间断送的。
以史为鉴,在这个竞争得头破血流的社会里,我们也应当拥有刘邦的“心机”。在面临决断是不要优柔寡断,处理好人际关系,才能拥有自己的“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