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白净,青瓦墨绿,祖祖辈辈的血脉里浸润着质朴与纯粹。正月十六,汤汁饱满,黄绿相间,糯米香软,年糕刚出炉,热气氤氲,沁人心脾。
老一辈人总爱将年糕置于香炉之上,让袅袅白烟包裹着它,时隐时现,恰似年糕里隐匿的秘密。
我常坐在炉前,探手取出一团,迫不及待地放入口中,轻咬一口,唇齿留香,香甜软糯,只觉全身的毛孔都舒展开来,神清气爽。这时,奶奶便会拿出一包“小香葱”,一掰,一拉,年糕就变成了一条长长的、细细的,带着翠绿色的年糕条,软糯的年糕和香菜在嘴里碰撞,满嘴生香,余味悠长。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见奶奶取出年糕,撕成碎片,放入糯米糍粉中,加上一点油,便将其捏成一个个可爱的“小团子”。我目不转睛地盯着奶奶,她将小团子放入锅中,不一会儿,小团子就浮在水面上,变成了可爱的“小球”。奶奶捞出几个,放入盘中,我尝了一个,软糯中透着点韧劲,清香中带着些许甘甜,外皮还脆脆的,那清香在嘴里弥漫开来,我细细品味着,久久不肯离去。
小时候,奶奶常常将年糕放入锅中翻炒,年糕被炸得焦黄,撒上香菜,香气四溢,我吃得满嘴都是油。上小学后,奶奶教我做“肉饼”,在糯米粉中加入适量的水,将糯米粉捏成饼状,放入猪肉末,放入锅中煎熟,每次出锅,我都会抢着吃,年糕软糯,肉香四溢,清香爽口,回味无穷。
随着我逐渐长大,奶奶常常变着花样给我做年糕,有时是年糕汤,有时是糯米糍,有时是糯米鸡,每次我都吃得津津有味。
有一天,我突然问奶奶:“奶奶,你最喜欢吃什么?”奶奶笑着回答:“我最喜欢吃年糕。”我又问:“那为什么我总是吃年糕,你却总是给我吃?”奶奶笑着说:“因为,年糕代表团圆,过年了,我们家团团圆圆,你长大了,我也应该享享福了。”我愣住了,看着奶奶的笑脸,不禁潸然泪下。
直到现在,我才明白,奶奶将我比作年糕,年糕的香软,代表着家人对她的关心和爱护,年糕的圆,代表着我们家的团圆和美满。年糕,将祖祖辈辈的传承,一代代的亲情,都浓缩在这小小的年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