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以大美,自信以持之。

初三 议论文 929字
2023-07-09 17:38:04

山有本,方巍峨高耸,雄踞厚土;水有源,方成雨为露、成溪为渊。文化,国之魂也、民族之血脉也、国家之集体智慧结晶也。然在当今多元文化的冲击下,我们更应当保持文化自信,让中华民族之文化稳稳的屹立在世界文化之林。

文化自信是一抹萦绕在舌尖的酸甜苦辣。中国美食历史源远流长,其中更是包含了华夏对于美食的热爱,有着享誉中外的八大菜系,包括川菜的辛辣,粤菜的淡中求美……又有腌腊、风干、糟醉、烟熏等古老的保存方法。中国人从来没有把自己缚在一张乏味的食品清单上,人们在不断地探索,力图发掘出食材的绝妙结合。他们所打造出的风味和对营养的升华,令人叹为观止,并且形成一种叫做文化的部分得以传承,最终凝聚成一个民族潜行在历史里的记忆基因。

文化自信是一份外化于建筑的视觉盛宴。中国建筑,是岁月中岿然的丰碑。北方长幼尊卑有序的传统四合院是儒家礼教思想的生动演绎;一座姑苏城,半部江南诗的苏州园林,是南方小桥流水自成一派的温婉;方寸天地间的瑰丽福建客家土楼,是人类适应自然的完美体现。看它们,不是看死了几百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数百年的生命。深厚的中华文化,是一片沃土,滋养了无数棵参天大树,每一棵树都各具形态,没有半分刻意模仿,而是各有特色,因地制宜。毕竟,深厚的文化孕育得出灵感的迸发,也能够为无数棵参天大树提供充足的养料。

文化自信是一阙泼洒于素笺的传睛之笔。多少情愫寄存于那一纸墨色之中,多少往日封存在长篇短章里。从神农时代《蜡辞》“土,反其宅!水,归其壑!”的祭歌到汉水河岸“关关雎鸠”的吟唱;从汨罗江畔“举世皆浊我独清”的沉吟到陌上采桑“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的幻想;从魏晋风骨“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的潇洒到大唐“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飘逸,文怀自信是粗布黔首处其间,以“腹有诗书气自华”为荣,不仅仅以华衣丽服为美;文化自信,是“君子固穷”的气节,是挺直的中华民族的脊梁骨!文化让代代诗人迸发出灵感,而在这弥漫在历史里的墨香中,我们的文化自信清晰可见。

民族欲独立自强,国家欲稳步发展,文化是最深处的支撑。坚持文化自信,是敢于在世界文化繁花中绽放出属于本民族的独有色彩的勇气,也是在诸多文化冲击中,能守住初心的笃定。吾辈应肩负后浪的职责,拼搏出中国文化更为靓丽多姿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