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路,人们说得很多,不同的说法表达了不同的理解,不同的理解暗示出不同的经历,而不同的经历铸就不同的人生。
有人说,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变成了路。
有人说,路就是从没有路的地方走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踩踏出来的。有人说,车到山前必有路。
也有人说,条条大路通罗马。
路很实在,也很飘渺,偏远山区的羊肠小道是路,宽阔平坦的国道主干线是路,民航在空中飞行的线路也是路。小孩子说,路是一层层淡黄色的泥土,是一块块青黑色的岩石;中年人说,路,是成长的脚步;老年人说,路是生命的征程,生命永恒,路也永无止境地延伸!
路,就是路,也许它会被人们修建得平坦宽阔,却总是在荆棘杂草中延伸,而且如此坚定,毫无迟疑。
一百多年前的一天,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普通游船,十几位无产阶级知识分子缓缓举起自己的拳头,郑重宣告一个新的政党诞生了。从此在这艘普通游船的指引下,无数同胞前赴后继,张帆划浆,乘风破浪。曾经一度,船遇暗礁;曾经一度,迷失航向;曾经一度,看不到一丝希望。可那些勇敢的弄潮儿,那些伟大的舵手总能在最关键的时刻把握前进的方向,并矢志不移。
经过28年的艰难航行,终于到达了一个可以停泊的港湾。28年,整整耗费了一代中国人的青春,他们在重重荆棘中跋山涉水,终于开辟了一条通往希望的新路。他们坚信有岸,坚信能够征服狂风巨浪,暗礁险滩中国人民的命运之路是在荆棘中延伸的。也许真的车到山前自有路,真的船到桥头自然直,但是,如果不经过长途的跋涉,不经过艰难的远航!车又如何能到达山前,船又如何能行到桥头?
路,是在荆棘中延伸的。因此我们在开辟道路时,面对的不是鲜花与掌声,而是荆棘与杂草。如果你的眼中看不到未来花的鲜艳,闻不到未来花的清香,只能感受到杂木腐烂与枯黄。那么你会望而却步,因为你怕污泥弄脏你的新鞋,你怕荆棘刺伤你的嫩脚,所以你永远无法开辟自己的道路,只能跟在别人身后。
所以,即使是在荆棘中,我们依然要看到希望,学会坚强,迈出步伐,踏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
教师点评:关于路,文章从“人们说”讲到“我说”,从个人小我层面到党和国家角度,尤其花了较多笔墨讲述先辈们开辟希望之路的过程,对路进行了较为丰富的阐述。但文章丰富则已,却深度不够,其实两个层面都是可以深入挖掘的议题,从小我的角度来说,“路”就代表了我们在此期间做过的事、过过的生活,从国家的角度来说,路可以是文中写到的“希望之路”或者是共同富裕的中国特色复兴之路,而文中对于这两个部分的论证都没有写透,有些遗憾,建议选择其一进行深挖,写出力度和深度,从而让文章内容更给力!而且我们不仅要对“路”有清晰准确的理解,还要从“行”的角度出发,思考应该如何选择,如何行动,如何去“走”,才能走好这条路。此外,文章内容稍显单薄,可以补充和引入一些干货内容,比如,专业浅概念,典型例子,得体名言,让内容更充实,更丰富。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