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中写道:“变则通,通则久。 ”万事万物都是在发展变化着的,历史的车轮正是固为有了吸收、舍弃和创新,才有了 新事物的不断涌现。唯有创新不止,方可实现持续发展。
领悟创新内涵,增强创新意识。在个人进步与国家发展的长河中,总有一种 精神在暗夜中如点点星火,书写新的历史, 那便是创新。创新精神是一种不囿常规,勇 于探索的态度,要求我们善于提出新的问 题,开拓新的可能。正如爱因斯坦所言:“踩着别人脚步走路的人,永远不会留下自己 的脚印。”齐白石创作山水画,以“胸中山水奇天下 删去临摹手一双”为追求,坚持“用我家笔墨 写我家山水”,开辟出新奇独特的图式构成与创 作技法,最后成为一代宗师。齐白石正是因为领会了创新的精神,意识到“守旧”是行不通的,于是,开始创新,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贯彻创新理念,走自主创新道路。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当今高速发展的社会,唯有创新者胜,唯有创新者强。探索浩瀚宇宙 是梦想的远航,更是创新的跋涉。玉兔号月球车、 祝融号火星车踏足地外天体、探索科学奥秘,航天 员在中国空间站舱外进行太空漫步,北斗导航卫星 绕飞地球为全球“指路”这些展现中国智慧的“身影” 深深凝结着中国航天人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 路的信心和决心。航天科技是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重 要领域,航天科技成就是国家科技水平和科技能力 的重要标志。航天人潜心科研攻关,勇攀科技高峰 ,不断提升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速度和力度。唯有坚持自主创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道路,我们才可避免出现“卡脖子”的问题,国家方可强盛。
不畏艰难险阻,争做创新第一人。“哪朵玫瑰没有荆棘?”成功的道路上,必然是波涛汹涌,一望无际的。面对艰险挑战、繁重任务,要有“力拔山 兮气盖世”的壮志,有“气吞万里如虎”的果 敢,方能唤起磅礴之力,打开科技新局面。屠呦呦于艰险 中开拓医药研究事业,寻得一株济世草,挽救无数生命,也为人类医 药学作出卓越贡献。“核潜艇之父”彭士禄勇于拓荒,敢于求进,实现了中 国核潜艇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创造与突破;伟大的物理学家杨振宁 以兴趣为友,以好奇为师,在物理科学的求新路上不断迈进,终获诺 贝尔物理学奖,这一学界至高荣誉。“路漫漫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振兴中华乃吾辈之责,生逢其世的我们更要挺身而出,争做创新主力军。
“君子之学必日新,日新者日进也,不日新者 必日退。” 正是因为有了创新,历史的长河才能涓涓不停,时代的年轮才能滚滚前进,渺小的人类才能实现永续发展。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突出,有条理性,取材丰富,文笔优美,见地独到。这篇议论文论点鲜明,论据中选取的事例也较为典型,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