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歌赋,是只有中国人才能理解的浪漫,它流传千古,遗芳千代,蕴含着中华五千年深厚的文化底蕴,书写着九州从古至今的壮阔历史。
诗词之美,在于故事之美。一篇内涵丰富的诗词都有着各自或喜或悲的故事。“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可以想象一位醉酒的诗人独酌于凄美月光之下无人相陪,只得随着时间的推移,任凭自己一发不可收拾的愁思是自己彻夜难眠,也无法见到思念的亲人……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这是出自汤显祖《牡丹亭》的一段佳话,它诉说着杜丽娘梦中爱人不可得,只得在苦苦相思中遗爱殡天的凄惨故事。正因为有千千万万深刻的“诗歌故事”,才使得诗歌的文化如此耐人寻味,值得细细品尝。由此观之,诗歌之美,在于故事之美。
诗歌之美,在于意境之美。唐诗风采,艳丽卓目,啧啧有音,飘扬千古,宋词情调,优雅芬芳,伴歌清唱,飞远流长,元曲悠扬,轻快舒畅,随歌而行,飘扬四方。中华文采,经典永藏。阅读诗歌,可以体会“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闲情逸致,也可以品尝“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的相思之苦,更可以领悟“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情壮志。在由诗词构成的仙境中漫步,身临其境的感悟不同诗歌中的不同的精神所在。由此也观,诗词之美,在于意境之美。
诗词之美,在于生活之美。切身体会,当你和家人春游之时,欣赏眼前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你脱口而出:“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一描写春天的诗句,你的家人定会以欣赏的目光看向你,你自己会有什么感受呢?没错,阅读诗歌可以提升自己的个人修养,陶冶情操,使自己越发成熟,人生也会因为诗词的渲染,而变得精彩。
诗之美,在于故事,在于意境,在于生活。感诗词之美,描绘出彩人生!
教师点评:作者写自己对诗词的看法,融合了自身的经历阅历,结合了自己对诸多诗词的了解与理解,也付诸了自己的情感,将诗歌中的故事描绘,将诗歌中的意境诠释,也将自己充满诗意的成长历程记录,以逐步加深的节奏,写出了诗词之美,写出了诗词之意。也因此,文章除了品味诗词,还很好地做到了情景交融。但作者以“诗与浪漫”为题,写的却是“诗词之美”,完全将“浪漫”抛开,未免有些“牛头不对马嘴”的感觉。另外,在写诗词美在哪些方面时,“生活之美”跟“故事之美”和“意境之美”在角度上有重合,建议作者可以试着换一下角度,由表及里进行展开,文章的水平会更上一层楼。继续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