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听朋友讲过一个故事,大草原上的牧民在放牧时,往往不像电视里拍摄的那样,需要挥鞭驱赶牛群羊群,他们只需要打开圈门放出牛羊,用一只驯化过的牧羊犬引导就行了。这是因为,牛羊在跟随之时。往往没有独立意识,只懂得跟随群体。这使我我不禁想起了鲁迅先生。曾说过的一句话:“猛兽总是独行,牛羊才成群结队。”
就如同牛羊随群吃草一样,跟在别人身后,模仿他人的步调前行,或许可以避免多走弯路、错路,甚至可能更快速地抵达成功的彼岸,吃到丰美的鲜草。但究其本质,不过是求得一时的心理归属感与众人的。普遍认同感,害怕离群独行的未知。可如若一味盲目跟随别人的脚步,便会在潜移默化中失去自我独立思考与判断的能力,最终淡去个性、流于普通,难以获得勇气,成为独立之我。
林语堂曾说过:“我要有能做我的自由和敢做我的胆量。”只有拥有足够的勇气和自信,和独立思考的头脑,才能跳出跟从别人的怪圈.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新路,掌控好自己的人生方向盘。被称为“德国浪漫派的最后一名骑士”的赫尔曼黑塞,拒绝跟随时代背景下的大多数,做工业化城市生活的附庸,而是跟随自己内心的理想与向往,独行于堤契诺的小溪旁,使堤契诺的无华之美与自己的诗情向往相互碰撞,最终结了出两相钟情的果实,《提契诺之歌》的明朗色彩与独特韵味也自此流淌在世人心间。更有画家马远、夏圭勇于和前人叫板,开创留白的先例,被后世尊称为“马一角”、“夏半边”。他们并未遵循之前的法则,开辟不凡的途径,亦能享誉后世,发扬了个性创新,不让独立的个性被传统泯灭摧毁。
古有邯郸学步,迷失自我,落人笑柄。今有青年追名,实力不足,沦为傀儡。盲目追随诚然不宜,但适时地参照走在前路的人的做法,有时可以获得有价值的经验教训,以前车之鉴警示自己,避免重蹈覆辙。正如洛克所说:“我们如果不运用自己的头脑去理解,就好像在运用别人的眼睛去看世界。”只有基于自身状况,理性清醒地选择跟从与否,我们才能避免沦为牛群羊群中蒙昧麻木的一员,走出猛兽的强者之路。
教师点评:文章由“牛羊无意识地跟随群体”这一现象引发思考,揭示了现象背后“因盲目跟随而淡去个性、流于普通”的状况,眼光独到,思考深刻,立意不俗,发人深省。文章写得真诚而入理,作者纵论古今,横向对比,又能由个人论及群体,视野较为开阔,积淀颇为丰厚,笔力甚为雄健。另外,选材新鲜、典型,用例讲究,作者忧患意识浓烈,也都是本文的亮点。总体而言,全文观点鲜明,扣题紧密,层次鲜明,思路清晰,所提出的观点“不做牛羊群中的一员”富有思辨性,可以给人带来启发和反思,整体上挺不错。结尾段中句子间的逻辑关系有些许混乱,作者可以对思路再做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