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书与责任

初三 议论文 693字
2020-05-24 23:30:25

曾读《傅雷家书》,其中父亲对孩子的殷切期望与谆谆教诲令人动容,而更令人感慨欷歔的是一位父亲对孩子责任心的强调与培养。那通过家书传递的担当到如今是否消失不见了呢?

现代社会,家书已经作为一种落后的通讯方式而淡出了人们的视野,随着家书被淡化的,还有父母对孩子责任心教育的意识。

家书在变,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在变。我不禁想起前段时间的“李双江之子打人”事件。一个15岁的少年,何以无视道德法纪而动手打人?何以置父母的名人身份不顾而嚣张闹事?不得不说,一些“富二代”“官二代”的恶劣行径与其父母的教育不当有很大关系。事实上,英国人在教育“富二代”上可以做我们的榜样,洛克菲勒家族之所以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对子女采用了恰当的教育方式。在英国,富人家的孩子必须达到一定的社会服务时间后才能毕业,以此来接触社会底层,体察民情。学校甚至还把流浪者服务中心设在校园内,而在中国,这样的教育方式几乎不存在,也似乎没有得到国人的认可。

家书在渐渐消失,父母对孩子在责任与担当方面的教育意识也在逐渐淡化,所以才会出现“富二代横行霸道于市”之类的新闻。

家书在变,人们的社会价值观也在变。就拿“虎爸”“狼妈”来说,“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难道孩子的人生目标就一定是上北大吗?这也难怪现在的许多大学生都在奉行一种“精致利己主义”。即追求一种高度利己而缺少社会担当意识的人生状态。许多大学生只是为了一纸文凭而拼命做实验。他们一旦追求到了想要的名利就会裹足不前。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在社会的压力下也大多局限于找到好的工作和买上房子。教育孩子要担当起奉献社会的重任之类往往退居次位,甚至被忽视。

家书消失了,往日父辈对子辈的责任教育也在消失,那种胸怀天下、心忧社会的意识在消失。但愿现在的父母们能意识到这一点,即便没有家书。也能向子女们传递那一份对社会的责任,对国家的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