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有些人认为学习是一种乐趣,学习正是为了放松自己;而有些人认为学习是一个梦魇,学习就如同在炼狱存活。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二者差别如此之大呢?是天生就有的差距吗?还真不是。
习的第一步首先要预习。有些时候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有的同学很快就正确回答所提出的问题,那叫一个博学多才!而有的同学连问题都听不明白,更别说回答上了,心里别提有多羡慕别人。这就是有提前预习和没有预习的差别。预习不仅能够提高自学的能力,而且能够刺激我们主动学习的兴趣。那可能有的同学就要问了:“平常的时间根本就不够用了,哪来的时间预习呢?”在我看来,时间就如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是会有的。既然时间少之又少,那为什么不好好利用课前的十分钟来预习呢?你说是不是?
习的第二步是学习。这里的学习指的是课上的学习。在预习的时候,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新课的一些难题,但我们的解题思路或许不是最好的。所以上课时必须认真听讲并做好笔记,要从那里学到更好的解题方法。
习的第三步是复习。复习的最大好处就是帮助自己查漏补缺,把知识掌握的更牢固。有些时候我们在做练习的过程中出现的错题,我们没能及时去对错题进行理解和分析,从而增加下一次跳“坑”的风险。我有一个同学,他在分析错题的时候非常到位,无论是练习册还是试卷,到处都有他用红笔写下错题笔记的字迹,他也因此能够在每一次大考总成绩排行前三中占有一席之地,连老师都对他的复习方法赞不绝口。所以我们由此可知错题巩固也是复习的一种方式;在复习的同时也能在学习上取得更大的进步,就像孔子说的“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我们要利用好晚修时间和周末的时间来进行复习巩固,以此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当我们充分掌握习的三步曲之后,我们并不再感到学习只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古人有云:“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作为我们的一生伴侣——学习,它和我们一起长大,一起游遍大江南北。当我们与学习友好相处时,学习所给我们带来的放松和愉悦是其他东西所不能比的。所以,你掌握好“习”的三步曲了吗?
教师点评:作者谈论“学习”,而他真诚的分享也值得我们学习。首先是分享的内容值得学习,“预习、学习、复习”这三步并不陌生,但作者却能结合自己的经验,通过真实的、很多同学都可能遇到过的例子来进行讲述,让阅读者“由此及彼”,获得感触。其次则是作者的分享角度与方法值得学习:围绕“学习”进行展开——分享的内容应有具体明确的主题;每一“步”都有生活中的事例作为依托——分享取材来自于生活;“三步曲”按顺序行文——分享的过程应统筹规划,有所安排。文章虽然更多的是在强调对课本上知识的学习,但读者也可以试着转换角度,说不定能有不一样的收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