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指的是硬汉精神,柔指的是谦让精神。新时代的青少年既需要不惧困难,不怕失败的硬汉精神,也需要包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谦让精神,二者各有侧重,缺一不可。
硬汉精神是对极限的挑战,是对理想的执着,是不到长城不止步的豪迈。无所畏惧是其具体表现,哪怕是在面对生死存亡时,也毫不退缩。文天祥,散尽家财,抗元救国,兵败被俘,面对威逼利诱也至死不屈;石达开,心系士兵,迫而归降,终为小人所害,处凌迟之刑时,面对部下惨绝人寰的叫声时,也能出言呵斥,可见其铁骨铮铮;徐锡麟,率学生攻占军械所被捕,被威胁签字画押时,却满纸写了杀尽忠臣,恢复大明,终而被杀……这一桩桩,一件件皆是不畏生死,不改雄心的表现。我辈青年,当以先烈为例,向楷模学习,锻造硬汉精神,身先士卒,死而后已,怀赤诚之心,继英雄之魂,不输昂扬之志,不缺报国之心。
谦让精神即为谦逊忍让。老子言:"
自见者不明,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可见谦让二字的重要性中华上下五千年,谦让精神也从不欠缺:孔融按长幼尊卑分梨;三国时的吕岱虽地位颇高,却能虚心听取别人的建议,徐厚做为他的致友,更是亳不留情,但吕岱却不甚为意,甚至在徐厚死后,失声痛哭不知去何处了解自己的过错了;梅兰芳拜齐白石为师,不骄傲自满,虚心指教,有次宴会他得知齐白石在场,更是恭尽有加。新时代新青年,要在社会上立足根基,就需要以谦让精神来修身立性,要刚中带柔,硬汉也不能莽撞,要拥有纯粹真诚的内涵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硬汉精神与谦让精神同舟并济,都是我们生活所需要的必需品。新时代,中国面对更多的机遇和挑战,未来发展前途可期,更需要青年们同心协力、携手共进。
央央华夏,中国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不断前进,我们所肩负的使命重大,由不得我们停歇驻地,塑造硬汉精神能让我们拥有拼博上进、奋不顾身的豪迈,修谦让以立身能弘扬优秀中华文化,并将其发扬光大,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再添助力。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明确,取材丰富,文笔流畅,立意独到。文章结构尤其严密,这也让文章的论述在清晰有序的文字中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