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行愈高的人,其他一切成就的获得也愈容易。”道行何来,这必然是有外因,内因的。一是由于环境的影响,也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二则就是因为家教,因为“一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形成人格。”二者互相影响,互相牵制,缺一不可
一个拥有好家教的人,若是处于一个恶劣的环境,那很难保证他能突破迷雾;即使你处于一个不错的环境,若是没有好的家教,那也许只有“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的下场。
我曾经目睹了这样两件事情,某校学生因为食堂地面太滑,而摔倒在地,餐盘也落在了地上,周围没有一个人上来搀扶,只是听见一阵刺耳的狂笑,是非之地不能久留;反观我在一个班中所看到的,一群男生在打闹,突然一个男生被推搡到地上,另外几位男生就停止了打闹,立即将其扶起,没有一点拖泥带水,我不能肯定前者的学生未来一定迷茫,但我可以保证后者的那群学生,将来一定会成为社会的领驱者或是能担起责任的中流砥柱。在这样什么环境下,造就什么样的人,这也就是不少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进入重点学校,重点班的原因,不只是因为资源好,更是因为有一群更优秀的人能成就自己孩子。所以环境影响成就,集体创造个人。
我曾看过这样一篇文章,一个五六岁的女孩在公交车上哭了,她的父亲哄了一会儿,不见好,就只是继续玩手机不再理会,即使旁边的人对这位父亲再三劝诫,他也是不理,甚至破口大骂。我看完后只是想,教养真能影响一个人,父亲无理,女儿也是不会顾及他人感受,可悲,可悲,这样的家庭我很难保证他们的孩子将来能出人头地。“养不教父之过“也是足矣见得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而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果只是生而不养,养而不教的,这样的孩子有什么用呢?
只能步步踏入毁灭,进入歧途。所以差劲的父母,拥有差劲的家教,只会培养出更差劲的子女。我认为言传身教在哪个时代都是不变的真理。
成功也许不只是那99%的汗水,因为如果一个人没有好的环境,会连那汗水都不愿付出,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家教,会连汗水都不知道往哪挥洒。
(本文原创,禁止抄袭)
教师点评:文章中心突出,思路流畅,取材真实,立意独到。文章的论述循序渐进,脉络清晰,说理有力。这篇议论文论点鲜明,论据中选取的事例也较为典型,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文章论据丰富且贴切,很好地支撑了论点,让文章更具可读性,也更有说服力。作者首先解读议题,然后剖析原因、分享看法,循序渐进地展开了论述。作者通过文章很好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