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中种花,人生才不会荒芜

初三 议论文 806字
2022-12-14 23:03:57

苏轼曾言“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三个流放之地,贬谪之所,本应是苏轼的伤心之地,但仍能在黄州秉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的节操;在惠州不改“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乐观;在儋州不失“芒鞋不踏名利场”的透彻。只因他在心里种下了绚烂的花朵,一路的颠沛流离才没有荒芜他的人生。

种乐观之花,不畏风雨,竞相开放。青莲剑仙李白,因一生怀着“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潇洒不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方才能在赐锦放还后高呼“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迟来的你,也鲜花般绽放”,清华学子江梦南,从小双耳几近失聪,但她凭借超乎常人的意志和乐观,考入高校,实现梦想;德国著名钢琴家贝多芬,年轻时患有耳疾,晚年完全失聪,但他仍创作出了英雄交响曲,“扼住命运的喉咙”。人的一生中,辉煌成功只是一时的,失败和挫折才是主旋律,只有在心中种下乐观之花,才能在低沉的乐曲中砥砺高昂的前行,向阳生长。

种坚持之花,不动摇,不放弃,不忘初心,细嗅花香。君可闻,王继才,王仕花夫妇守岛十几年,在没电没水的枯燥小岛上默默地坚守,将坚持的花香,散满了祖国的边疆;君可见,花滑天才羽生结弦,在多次打破世界纪录的背后,长期付出了无可想象的努力;东奥冠军苏翊鸣,在勇夺一金一银的背后,是“每天训练13小时,用坏了许多滑雪板”的笃行与汗水;君未闻,河南任县,为了改变后代人民的生活环境和发展条件,几代人用了十年的光阴,在太行山的崇山峻岭中开辟出一条人工天河——红旗渠。在“生如逆旅,一苇以航”的环境下,坚持的花香便是溢满世界,甚至留下千古芳香的绝美味道。

种自强之花,在挫折与磨难中肆意生长。周文王被拘,但仍演出《周易》;仲尼受困,但仍作《春秋》;屈原遭放逐,但仍赋《离骚》;韩非囚秦,仍作《说难》,《孤奋》;张海迪,五岁下肢瘫痪,但凭着强大的意志和自立自强,受美誉“中国的保尔”;中国女足,为祖国荣誉,只愿付出与奉献,在不光明的足球大环境中砥砺前行,终在印度的绿茵场上开出了铿锵玫瑰。

吾辈青年,在这个风云变幻,青春风暴涌起的年代,只有在心中开出乐观之花,坚持之花,自强之花,培养“上青天,揽明月”的逸志,有着“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志向和“十年饮冰,热血难凉”的毅力。才能做新时代的继承人,弄潮人,领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