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说:“读书是进步的阶梯。”在学习的道路上,如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读书,就是最快的直通车。只有提高阅读兴趣,多读书,才能走上进步的阶梯,做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要想行万里路,不单单多读书,还要读懂书。还记得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吗?他曾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一本好书读一次是永远不够的,那样,你只是浅浅品尝一小口品不出书中的美味,所以人人都应该更深刻地去阅读。不仅为了了解别人,而且在阅读中,我们可以从中获取快乐,汲取营养知识,成就更加渊博的自己!
读万卷书应有求知若渴的精神,宋朝的苏东坡曾发出“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的感叹。高尔基也自称“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而发明大王爱迪生更是以书为枕,所以从现在开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书时有发奋图强的精神。
读书有效率才是读万卷书的根本之道。伟大领袖毛泽东读书的方法很特别也很有效率,是根据文章题目猜想文中作者想表达的意思,若阅读之后发现文章和自己猜想的一样,便直接丢开书不看了。这种读书方法,虽然不值得我们中学生提倡,但读书只有读出了感悟,读出了自我才算真正地会读书,也算是提高了读书的效率。
读万卷书后“面容”会有所美化,黄山谷曰:“士大夫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像“腹有诗书气自华”由内心散发出的气质美,比外表美更令人折服。若一个人体态优雅,说话得体行动,谦让必在人群中大放异彩,因此人多喜饱读诗书之人。
读书中的奥秘是需要慢慢体会的,而我们应做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走真正“读书里的”万里路。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清晰,结构清晰,内容丰富,文笔优美。清新的文笔、隽秀的文字、流畅的叙述、丰沛的情感,都是这篇文章引人入胜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