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后才知道

初三 议论文 1500字
2022-11-09 00:29:35

在生活的长河里,人们总能品尝到各种酸甜苦辣,这些不同的情感,激发人的味蕾,使人感受生活的美好与心酸,荣耀与泪水。只有尝试之后,才能真正用心体会这些生活中的多姿多彩。 ——题记

俗话说得好:“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听别人讲述的事,永远也比不上自己的亲身体验。

不尝试,你永远就只能停留在原地,永远也不能品味成功的滋味。事事都有可能会出错,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没有人不犯错。唐太宗李世民,也做过许多错事,他曾为了那最尊贵的位置,甚至不惜残害兄弟。可是同时他登基后,百姓安乐,国家繁荣富强,达到了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想想,就连九五至尊也会犯错,那我们偶尔犯一些小错,又算得了什么呢。我们要记住,即使错了,却还能改变“浪子回头金不换”。可是如果连尝试都不尝试,那又是何尝的可悲?要记住,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有些事,看似困难,只有真正自身去尝试,才能体会到失败的泪与成功后的喜悦。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正是这个道理,如果没有人迈出第一步,那么永远不会出现“路”。美国原是英国的殖民地,可是他敢于反抗,迈出了第一步。就因为他这第一步,激励了广大被殖民的国家,大家都纷纷奋起了。最终他成功的获得了自由,获得了独立。这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可是即使尝试后也可能面临失败。可微不足道的尝试,却也能激起涟漪。巴斯达克奴隶起义,虽遭受了血腥的镇压,但也沉重的打击了古罗马的统治。这并不仅是看似无谓的挣扎,并不单是飞蛾扑火,也不是以卵击石。这是宁死不屈的毅力,是勇敢无畏的品质,是敢于尝试的伟大精神。它告诉我们,只要不断尝试,异能铁杵成针,水滴石穿。所以我们怎能因为一些小挫折而止步不前呢。

我们身为中国人,更应敢于尝试。中华上下5000年,还记得清朝末年的屈辱,多少中国人陷入黑暗,多少中国人备受屈辱,多少中国人的血洒在了中国的土地上,就连中国最美的园林,万人瞻仰的圆明园也被毁于一旦。如果不是革命先烈们,怎会有我们当今的美好生活。先辈们面对民族危机,舍生取义,前仆后继。他们仅仅为了那一星点的希望,为了中国的光明,为了人民的幸福,不惜拿生命做赌注。是啊,当中国人用步枪时,侵略者用的却是洋枪大炮。面对如此微渺的希望,在看不到尽头漆黑的道路中,先辈们仍选择奋勇向前。中国人是打不倒的,他们有着最坚定的信念,最无畏的精神,与那敢于尝试的勇气。作为当代青少年的我们,沐浴在先辈们用血换来的阳光之下,拥有着如此和平安宁,丰富多彩的生活。我们难道不应继续拼搏奋斗,迎难而上,逆风前行,敢于尝试,开拓创新,为祖国出一份力,为自己的青春留下一抹艳丽的色彩。

新冠病毒是我们当代的一大难关,可我们的国家却还能镇定自如,指挥若定。世界乱成一团,似热锅上的蚂蚁时。我们国家则沉着冷静,理性的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技术人员不懈努力,废寝忘食的研制出新冠疫苗。国家严格要求出入戴口罩,不聚集政策,全员接种疫苗,定期免费全民核酸。现在我们已经能掌握疫情局势,而其他国家则不顾及人民安危,大难关头依旧“躺平”。如果我们国家不主动与疫情对抗,不在第一时间果断的采取行动,不尝试与疫情对抗,我们也即将陷入到不可理喻的地步。这便诠释是尝试的重要性。

愚公移山是一篇广为人知的故事,故事中的愚公便敢于尝试,敢于挑战权威,敢于与自然抗衡。最终,他那坚持不懈的精神感动了天帝,天帝派遣夸娥氏的两个儿子,将两座山搬走了。人们都只看见了他执着奋斗,永不言弃的精神,却不曾想过,移山的成功也与他的尝试有关。如果他不去尝试,那么也不会有后续了。移山是一件大工程,对于一个没有任何工具的普通人来说,那便是比登天还难。这是一件看似不可能的事,可不试试又怎么知道最终的结果呢,愚公用他那坚定的信念,脚踏实地的精神,与执着奋斗的毅力实现了移山之梦。我们也应该像他一样踏踏实实做事,规规矩矩做人,并敢于尝试,勇于创新,努力做好每一件事,尝试做看似困难的事。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小小的种子,如果他不尝试着发芽,就永远不会开花结果。尝试后,即使失败,亦是光荣。凡事,只有尝试后,才能知道结果。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留下了多少汗水与泪水,泪与汗相交汇,锻造了人生的辉煌。

教师点评:作者以“尝试后才知道”为题,从自己的积累和认识出发,分享了自己的领悟和感触,带来了这篇角度独特、立意深刻的议论文。文章例证充分,论述有力,加之作者感想丰富,文章有了循循善诱的意味,很有说服力。不过,文章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虽然因为创作的角度和立场,作者的劝慰非常诚恳,但是文章在详略安排上略显薄弱,内容会显得有些啰嗦,抓不住重点;其次,缺乏条理,文章的行文脉络不够清晰,句与句、段与段之间也没有形成联系,有些“想到哪儿说到哪儿”。作者可以对语言和内容做一下提炼,对文章的结构和条理做一下梳理,从而进一步去完善“论述”。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