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而不同,兼收并蓄

初三 议论文 919字
2022-10-21 23:09:57

岁月如流,时节不居。回望那烽火连天的春秋时代,昔有梁丘据善于媚上迎合景公,而晏婴则对此不认为然,并进言景公,治国须“和而不同”。这一思想领先全球数百年,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新时代的我们也更应以“和而不同,兼收并蓄”为铭,在建设新时代的路上不断前进。

那么,又何为“和而不同,兼收并蓄”呢?它又何以成为新青年的标榜与座右铭呢?和,不仅有迎合,和谐之意,更有有融合之意。不同,不仅指意见不同,更包含了展现特色之意。对于新时代新青年的我们,和而不同是一种人生哲理,如昼夜不舍的流水打磨我们稍显稚嫩的棱角。对于新起点新征程的中华民族,和而不同是一句意蕴悠长的偈语,无声中,指引我们前行。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古人如是说道。和而不同,兼收并蓄是照亮人生的火把。忆往昔,文字运动的先锋胡适先生便以温和儒雅而著名。文坛上以至现在都有“我的朋友胡适之”一语。在他的人生中,有人对他诋毁谩骂,他只是检省自己的不足,从中吸取经验,便一笑了之。同为新文化运动的战斗者李大钊同志在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之际,便以救国为己任,思救国之方法。归国后,他更是在南方云游,接收外界对他的指正,弥补经验的不足,终生努力探索一条可以实现民族解放,人民独立的道路。大作家史铁生曾瘫痪一度心死,而他的母亲多次安慰他,在纷纭的世间,不同的评论中,史铁生找回自我以一颗热烈的赤子之心谛听命运的呼唤,在喧嚣世界中静候理想之心。而反观明帝嘉靖虽浸淫权术,但常听严嵩父子等人谗言,忽视了为国死谏的诲瑞,故人常言:明亡实亡于嘉靖。

和而不同,兼收并蓄是点亮全球的明灯,观我泱泱中华,敦煌莫高窟依旧在大漠的风沙中闪烁着不灭的光芒,是中印友好往来,文化交流互融的见证,也是中华文化独有的绚丽与梦幻。忍冬,并蒂莲,飞天,佛语交错互融,永不会磨灭那当年的辉煌。河西走廊今犹在,虽不见当年张骞与武帝,但大漠的驼铃依旧轻灵,中西的文化依旧在交融。天眼遨游宇宙,嫦娥三号探秘月背,北斗导航智慧定位,蛟龙潜艇入海漫游……桩桩件件哪一项没有洋溢中国人独有的浪漫与智慧?

当下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的冲击下我们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全面小康已然实现,打赢脱贫攻坚战重任在肩青年人需和而不同,修养身性;国家需和而不同,兼收并蓄。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我们要借世界时代之风,秉和而不同的理念,展大国之姿,吸收外来优秀文化,长空揽云,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教师点评:主题突出,结构清晰,取材真实,语言流畅,见地独到。文章结构尤其严密,这也让文章的论述在清晰有序的文字中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