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烟火气”?它是“闲时与你立黄昏,灶前笑问粥可温”的温情陪伴,是“磨剪子嘞,戗菜刀”的熟悉叫卖,是邻里间“吃了吗?出门啊?”的问侯,是家人好友团聚一堂的举杯;也是独游山水后忆着美景品一口热茶……它实实在在地让人心安。
但有人认为“烟火气”只是一种生活方式,有人喜欢,有人无感,为什么必须守住烟火气呢?表面上看它仅仅代表着温情、祥和,但实际上是我们国泰民安的底气。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平安幸福,社会安定和谐、积极进步,国家才能蒸蒸日上、独立富强。有了烟火气,就有了国家发展的底气。同样,国家稳健发展,才能有烟火。
“东家娶妇,西家归女,灯火门前笑语。”烟火气中也蕴含了从古至今传承下来的风俗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与生俱来的中华文气。
有的人盲目追崇所谓的潮流:装修风格要极简风、欧式风,只有西餐厅的披萨才叫“大餐”等。尊重和支持文化的交融互鉴,并不代表着人能忘了自己的根,去崇洋媚外。街边叫卖不文雅吗?煮茶听戏不优雅吗?东坡肉就一定比牛排粗俗吗?辜鸿铭曾在北大讲课时说:“千万不要以为我们割掉了毛发,穿上了西装,满嘴的英语,洋人就会高看我们。恰恰相反,当一个中国人西化成一个洋人的时候,恰恰会引起他们的鄙视。只有让他们看到,我们中国人,有与众不同的文明和精神,他们才会在心里对我们有真正的尊重。”国家日益强大,国民愈发自信,请不要忘了文化中的自信,一味跟风,恰恰会显示出一个人的无知和对自己民族文化的不自信。守住烟火气,就是守住我们民族自己的审美、文化,守住我们内心的根本文气。
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这样说:“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有这样的认识,会给人自身注入一种强大的内在力量。”我想,这种内在力量也源于:为了追求幸福生活而拼搏,为了守住那亲切温暖的烟火气而奋斗。守住烟火气,就是守住我们生活的生气!用奋斗书写出精彩的人生,把汗水洒在祖国需要的大江南北。守住烟火气,不能只靠言语,侃侃而谈,呶呶不休,朝不警,夕不惕,任他私欲流行而不遏,只是空谈空论空争,能显出一个什么功夫?此等用功用力,纵然舌灿莲花,又有何用?此心依旧是不长进!
一言以蔽之——空谈误身误国,实干兴业兴邦。守住烟火气,用青春的激情奋斗守住、延续我们祖祖辈辈华夏儿女的生气。 烟火气是底气,是文气,更是生气,守住烟火气,不仅靠的是文化自信,更是实干兴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