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宁可凝望一轮崭新的冰河纪,也不愿目睹这些司空见惯的场面生生不息。”
——珍妮特·温特森
亲爱的主席、辩友:
大家好!我是反方辩手。我方观点是“在生活中,完美主义是人性的缺点。”
人生存与发展的一切活动都纳入生活的行径方式,晚风中闪过的每一帧画面或许都是时间狂欢的盛宴。完美主义一边受到高度紧迫感的钳制,渐归于否认与排斥,人们不再将十全十美咎于人性的完善,而将玉璞的无暇视为病态的美抑或追求;一边又被人们划为理想飘忽的梦魇。但辩题探讨的并非完美主义这一概念的利弊,而是完美主义与人性的关系,那么人性之复杂不言而喻。我方认为,完美主义驱动了社交上推己及人的冷漠,它导致傅雷父子关系难以愈合的疤痕,给网络视频利用各类“为强迫症解压”的话题营销的契机。而只有我们的一切生活手段无碍于社会,才能构筑和谐,完美主义无疑令人与人的羁绊生硬。我们以强迫症调侃,填堵他人的问话动机或揶揄,这样的完美主义似乎成为了人们隐蔽自己野心的盾牌。社交的天空并不明朗,若人性的缺点是其中的阴霾,那完美主义或许就是其中的一拢灰烟。
我方认为人性的缺点体现在完美主义的形式首先在于它对人性回避自我缺失的煽动。纵世上不可能出现完美这般的极端,但请大家设想一个完美的人的出现会酿造的后果,或许是旁人的妒恨与疏远,或许是他自身都尚未可知的喧宾夺主。在我看来,人厌恶完美主义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们自身难以触碰它却易为它的棱角刺伤,相当于完美主义体现人性缺点,激讦了人性的幽暗。人一旦想着去毁灭,就暴露出缺点。其二,大多人是做不到永远知足的。正方辩友说完美主义促人上进,但我想这个上进的度量很难把控。完美主义一旦落到实处,就会产生环环相扣的负面作用与人对其性质的无限度发挥。出于完美主义的追求,科学家利用基因造出了高智商幼童,就会令社会秩序颠倒、生命的原则与道德相悖;无法孕育子代的父或母采取非法渠道获得孩子,就会将人物化并模糊母亲与养育恩情的界限。追溯到古代,秦皇汉武、雍正嘉靖痴迷炼丹追求长生不老万古垂青的完美,有的荒废朝政,有的望秋先零。人们很多时候都无法把持完美的欲望,故我方认为完美主义是人性的缺点。
再者,完美主义会导致人对自我审视的错误。它与勇气是不同的,正方辩友说完美主义可以让人的追求更加坚定与高远,但这样的理念的根蒂并未扎在完美主义上,而奠基于人对自己的定位。追求完美主义的过程中,人很有可能忽视自己的定位去追求完美的标杆,意识力偏激并最终在内耗与焦虑中陷得更深。我们对优点的稔知是能把利益放大的工具,而不是正方辩友所说优点是客观事实而结果取自人的抉择。无法赞同正方辩手完美主义代表明确自己的要求与目标,更是因为完美主义这样人云亦云导了思想上的不明所以。一个人追求完美,有可能如上述情况,是给自己确立的目的;但毋庸置疑,在众说纷纭当中,我们追求的完美或许渗入了杂质,是在别人创造的世界里迷失自我。那么我可以以完美主义在目标上主客的模糊驳回对方观点。此外,完美主义易令人忘却那份残缺的美感。“我宁可凝望一轮崭新的冰河纪,也不愿目睹这些司空见惯的场面生生不息。”珍妮特·温特森的《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讲述的女孩成长的故事也说明了完美主义对人性的捆绑。旁人不容亵渎的宗教,霸道专制的男权文化,不被承认的爱恋,珍妮特的心理崎岖艰险。圆月固然朗润丰盈,但弦月的清雅微渺亦不输于此,一切的悲欢离合都是命定,我们又何必执着于历来人们为完美划定的陈规呢?
完美主义并不是追寻理想的勇气,倘若你光有一池完美主义的潭水而无法跨入它,便是望尘莫及的妒恨与焦灼。我们的灵魂不应受完美主义的绑定,人与人间相处的空间不应汇入强迫症的洪流。“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就像世间没有唯一的答案。”请跨过完美,迈入自己的洂海神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