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摔一跤再爬起来谓之成长,那么被咬一口的苹果合该叫做经验。由新生到腐朽的漫长时间里,我们时常是那个咬下第一口的人,也时常拿到别人咬过的苹果。在未来生命末端的节点上,我们将一生所得的苹果聚于身下,足以喟叹一句人生。
咬第一口苹果需要勇气也要承担未知的风险,你并不知道这一口下去是果肉还是虫卵,毕竟它们的表皮是同样的光洁诱人。但是,第一口苹果承载着一种叫做“史无前例”的快感,无人染指不仅是生理上的干净更是心理上的快慰。这让你尝到它的滋味并且有选择权:把苹果据为己有或是拱手让人,是彻底吃完还是咬几口就丢。
拿到别人咬一口的苹果,也许会有一种残缺的遗憾,但这一缺口让我们看到了表皮下究竟隐藏了什么。这表象之下的具象,让我们得以规避在同一深坑重蹈覆辙,也给我们要不要跟风下注的参考。换句话说,被咬过的苹果既说明了它本身的优质,也告诉后来者:被咬过太多次,已经没什么新鲜滋味啦。
正如我们引进了马克思主义这个别人咬过的苹果,咀嚼之后发现,好吃是好吃,但不太适宜中国人的牙口。于是我们拿着这个苹果,在它基础上育种,再种一棵苹果树,得到了新一代和它有关系但又不同的苹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二代苹果由中国的水土培育,我们咬下了它的第一口:还不错,果然比第一代更适合。
由此得见,每个人一生都会得到很多苹果,啃过的和没啃过的。最后我们把它们堆到一起,于个人而言,你或许达成了人生成就、悟到了人生真谛。但所有人的苹果再堆到一起,我们得到了一个屹立在历史长河内的巨大的苹果塔。后来者抱着苹果不断攀登,在经验之塔上放置新的经验,也借此张望到更远的苹果树,以求摘得更新鲜的苹果,做那个咬下第一口的勇士。之后的之后,在各个领域,在每段时间,千千万万的苹果塔被创造,我们在攀登的过程中回头看,这横向与纵向的交错叠加里,是人类繁复无比且不断垒高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