凛凛北风,观白杨挺立;点点寒梅,嗅香魂沁脾。这一“观”一“嗅”,需要人勇敢地踏出一步,立于天地之间。而踏出一步,是要先推开一扇厚重的门的,这扇门叫作“韧”。
什么是“韧”?它在字典中的解释为“受外力作用时,虽然变形而不易折断;柔软而结实(跟‘脆’相对)”,又有词语“韧性”,它在字典中的解释为“物体受外力作用时,产生变形而不易折断的性质;指顽强持久的精神”。在生活面前,我们需要韧性,这样我们在逆境中才不会自甘堕落,在顺境中才不会碌碌无为。诸葛亮说:“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这看似狂妄的话语,正是他推开“韧”之门后生出的自信。他虽躬耕于南阳,未出茅庐,却知三分天下。试想一下,他如果没有韧性,没有几十年如一日地博览群书,怎能有那么大的学问和智慧?他如果没有韧性,怎能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遇千难万险,怎能屈伸自如,屡屡迎来胜利?
如今,科技迅猛发展,社会安定团结,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韧性对吃喝不愁的人们来说似乎没有多大意义了。错!韧性是一个永远充满魅力的词语,是人们世世代代都应该坚守的信念。无论是制造出大国重器的科学家们,还是深居乡村建设家园的群众,他们身上都闪烁着韧性的光芒。相反,一些人对学习、对工作没有持久的热情,也没有战胜困难的勇气,他们有的满足于已有的成绩,有的怨天尤人,殊不知,是自己没有韧性,才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在逆境中颓丧时,我们需要韧性,这样才不会意志消沉。任正非曾两次患癌,遭受爱将背叛,如今爱女又被囚禁于他国,没有韧性,任正非早就垮掉了。在享受成功的喜悦时,我们更需要韧性,这样才不会故步自封。居里夫人发现元素钋的时候,她欢欣鼓舞过,但她没有停下探索的脚步。她的韧性促使她继续与矿渣亲密接触,最终发现了镭,她的韧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吧,不要因生活的不如意而颓废,不要因人生的艰辛而彷徨,不要因成功的掌声而自负,狠狠地推开“韧”之门,感受“韧”的博大精深,体味“韧”的绵长悠远,你一定会到达理想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