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与个性

初三 议论文 698字
2022-02-14 09:17:51

尼采说,“真正的成熟,应当是独特个性的形成,真是自我的发现,精神上的结果和丰收”。但很遗憾,当今时代大多数人的成熟只是“精神上的早衰”和“个性的夭亡”,是被世俗打磨后的产物。

每个人生来就带有棱角,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但渐渐地,很多人的棱角都被世俗磨去了,变得世故而圆滑。证明这一点最好的例子就是娱乐。《娱乐至死》里说,“娱乐至死的真正危害不在于娱乐本身,而在于人们日渐失去对社会事物进行严肃思考和理智判断的能力,在于人们被轻佻的文化环境培养成理性而不自知的文盲”,尼采也说,“随舆论思考的人都是耳塞闭目的人”。特别是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染上浮躁,习惯了快餐式的阅读和武断性的言论,不愿认真地去思考,去判断。

我们也能经常听到一些武断性的言论,例如“高三打基础,高四985”。说的人并没有去认真地去思考这句话的含义,在不经意间脱口而出,殊不知这正暴露了自己的浮躁心性和惰性思维。我们可以打个比喻,把这种断言比作操纵者,把那些不愿自己思考的人比作被操纵者,被操纵者往往是意识不到自己被操纵着,将被这种断言引导、训练,把这种规模单一化的思想当做是自身思考的结果,从而也就成了“理性而不自知的文盲”。

思考与个性是双生双向的。思考的最终结果就是个性的形成。我们经常会说某某人个性鲜明,其实也就表明了这个人善于思考,他思考的直接体现就是他的行为。而从他的行为我们可以得出他是否真的有个性。思考是自发的,那为什么真正有主见有个性的人很少呢?也许每个人都曾有过自己的心头血,有自己的棱角,但是这一点心头血,这些棱角被功名利禄磨去一点,光阴蹉跎磨去一点,世道叵测再磨去一点,磨来磨去,一辈子就落入了窠臼中……

思考造就个性,个性促进思考。“如果说有一件事是我鼓励你们大家去做的那就是永远不要随波逐流。要越过我们周围那些低级和颓废的影响”成为有个性,敢思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