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

初三 议论文 559字
2022-02-07 23:15:10

水滴的温存在石板上留下创伤,岩石始终在波浪的冲击下矜持沉默。它们彼此都是有默契的,都是互相怜悯和尊重的。

感动于余秋雨对中国文化的尊重,对各种文化人的尊重。头脑中有那种真诚的文化态度,笔下才会有对各种文化、各种文化人的褒扬和揭批。如“我们拥有那么悠久而丰厚的文化,为什么在一系列文明的常识上却需要从头启蒙”这尖锐而凝重的质疑,便是他深厚的文化底蕴的证明。

博克拉人民的质朴和热情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博克拉的初访者或许并不能真实体会到,是博克拉的青山碧水培养出了这个民族平和的生活态度,还是“虔诚的宗教信仰暗示和教诲了他们的高尚”。其实,博克拉人民对同胞、对素昧平生的过客的那种

淳朴,源自他们对万象世界的感激,表现为包容着许多异地之人无法包容的不平和怨恨。尊重别人、尊重自然便是博克拉人民共同的信条,冷漠的仇视自然会被看成是最为低劣的品质。的确,正是这个民族对世界的善意赢得了世界对它的尊重。

我钟情于三毛,尊重三毛,正是因为三毛尊重我,尊重每个读者。她总是把最真实的献给读者。与世无争的她圆了童年编织的拾荒梦,把令人睥睨的垃圾变成艺术品。在撒哈拉沙漠,在孤远的加那利群岛,她洒下的是异族人的诚挚与忠实。她曾说过,耐心、包涵、谅解、宽容都是爱的代名词,可这些词似乎可以浓缩为一个词,那就是尊重。

扪心自问,我们所谓的心理残疾是什么?那就是缺少对文化的尊重,对自然的尊重,对异己的尊重……亲爱的朋友们,包容吧!尊重吧!这其中也包含着对自己的尊重。

教师点评:由三位有代表性的人物与主题“尊重”之间的渊源出发,作者找准了角度,确立了架构,明确了论据,让这篇议论文在并列论证的模式下,以明朗清晰的形式和深刻独到的内在呈现在了我们眼前,也将作者知识储备丰富、文学积累深厚、思维活跃,思辩能力强等特质做了展现。文章结构严密,立意清晰,说理有理,观点鲜明,是一篇有内涵、有思想的议论文。很棒!文章的分论点可以昭示得更为直白、突出一些,让论述的思路和文章的架构更加一目了然,论述的效果也会得到更大的提升。此外,文章的题目也有些普通和宽泛,作者不妨再做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