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细品味,总能发现不一样的魅力。
细品清茶,你会感受到一丝不一样的甘甜;细品乐曲,你会体会到一种惊艳的韵律美;细品佳肴,你会激发一份全新的味蕾;细品美景,你会置身与一种崇高的境界。
细细品味总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闻名世界。
放眼望去,五千年上下,既有盘古开天地的雄伟,也有嬴政一统六国的英姿飒爽,更有大唐盛世的繁荣昌盛。
历史长河跌宕起伏,动人心魄,诗词歌赋更是令世界瞩目。
一诵唐诗宋词,一观书法名画,必会惊叹中华文化之深沉。
今且暂论唐诗宋词罢。
一品李白的“成名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你仿佛看见寂寥的窗前,皎洁的月光如瀑布般倾泻下来,月下站着一身白衣的男子痴痴地望着远在天边的明月,低下头来,心中思念着远方的故乡,挂念着故乡的月亮是如何地圆。
细细品味,你会感受到李太白对故乡的眷恋,对亲人诚挚的思念。
“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用婉约凄美的笔调,又涂写出另一种心情——哀伤。
即使国破家亡,如文天祥一样,“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读到这里,不禁潸然泪下,对女词人的悲惨报以极大的同情,同时也同情水深火热中的劳苦大众。
王安石的名句“总把新桃换旧符”终于把我从悲惨世界中拉了出来。
我听着耳边恍惚的爆竹声,想象着人们欢度春节的美景,心情也如年初一般喜悦了。
一品陶渊明的“生活剧”——“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画面一转,眺望远方,你会望见一位一身素衣的老人,站在东边的篱笆旁,采摘着金黄的菊花,十分悠闲,一眼望去,南山就在前方,阳光明媚,南山边上一片生机勃勃,远处一群飞鸟结伴而来,好一派生机盎然,悠然恬淡的景象,叫人不禁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细细品味,你会体味到陶渊明闲适安宁,悠闲自在的心情,对这位远离官场,隐居山林,向往田园生活且“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文人尤生敬佩之情。
一品周敦颐的“为政观”——“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柔美的文字中仿佛映衬出一副画来:碧绿的池塘中,高洁的莲花在池面上伸展着婀娜的身姿,身下是粘稠的淤泥。
虽身处淤泥中,却并未沾染丝毫的污泥,反而一身高洁。
望见这白莲,就如同望见了一身孤傲的周茂叔。
濂溪先生一生为官清贫,廉政爱民,孤傲高洁,淡泊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不禁叫人真心佩服!
唐诗宋词里,总是有世界的一角,是小舟之上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欧鹭”,还是楼台上的“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更是青春少女的心声“金钗滑落,却把青梅嗅”。
我们经常冷落的诗词歌赋,也曾让古人沉醉千年。
唐诗宋词带我遨游国学经典,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