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曾有过著名的人生“三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后两问其实就是对“出发”与“到达”的思考。其实,“出发”与“到达”就像一枚硬币的两个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今天,我就和大家谈谈“到达”,以帮助你我更好地“出发”。
从寒梅出发,春天就要到达了。英国诗人雪莱说:“如果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遥远吗?”吉伯特说得更直白一些:“每朵乌云背后都有阳光。”不过却总是“春江水暖鸭先知”。不信,请看冰天雪地里的那株梅树,光秃秃的,上面却缀满了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儿。寒天凛冽,大雪纷飞,傲雪的寒梅绽放了。我知道,此刻正是“黎明前的慢慢黑夜”,冬天就要过去了,春天就要到来了。
从执念出发,成功就要到达了。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说:“黑夜无论怎样悠长,白昼总会到来。”但有了希望,只是成功的第一步。黄檗禅师曾说:“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希望从来都是靠坚持不懈的努力得来的。不信,请听贝多芬的《月光曲》和《第九交响曲》,这位倔强的“交响乐之王”尽管双耳失聪,但他“扼住了命运的咽喉”,奏响了生命的最强音。
从爱心出发,善良就要到达了。英国作家勃朗宁“地球无爱则犹如坟墓”的警告犹如一记重拳,击打在我们的心尖。法国作家雨果则深情礼赞道:“人生是花,而爱是花蜜。”因此,不论事业能否成功,也不论人生是否如意,我们都不应当丢掉爱心。爱心从心底出发了,你就会成为一个善良的人。朱丽华、邰丽华、刘盛兰、马旭、颜学庸等人,便是一心向善,播撒爱心的典范。
从淡泊出发,幸福就要达到了。唐代诗人杜牧写道:“莫言名与利,名利是身仇。”他一生仕途不顺,终究有所悟,方有此得。清代小说家李淑珍在他的小说《镜花缘》中借唐敖之口写道“看破红尘,顿开名缰利锁”,可谓一针见血。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吴敬梓、李伯元,无不借小说讽谏那些被名利扭曲了灵魂的士子,告诫世人要从淡泊出发,方能得到幸福。
要想走进春天,就要从寒梅出发;要想事业成功,就要坚守执念;要想心存善念,就要从爱心出发;要想一生幸福,就要从淡泊出发……如果这样的话,我们还有什么不能“到达”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