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清敬廉

初三 议论文 718字
2021-10-08 17:37:52

自古以来,清廉反腐都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清廉正直与贪污腐化的博弈,左右着社会治理的进程。

清廉,是为人处世之本。清廉是乐在疏食饮水;是视不义而富且贵如浮云;是在人不堪其忧的陋巷依旧自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涵养;是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性格,是“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你是否还记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陶渊明?那你可知,他早岁便满怀建功立业的理想,励志实现匡时济世的抱负。但在看到“真风告逝,大为斯兴”,官场风波险恶,世俗伪诈污浊,整个社会腐败混乱时,便选择了洁身自好、守道固穷的道路,隐居田园,躬耕自资。

清廉正直,是下至布衣草民,上至国家领袖最重要的素质之一。

清廉,是国家之脊梁。世人皆知政以贿成,豺狼当道会导致国破家亡,可历朝历代都有不少贪官污吏。他们搜刮的是民脂民膏,贪污的是百姓的饭钱、百姓的血汗钱、百姓的命!故民间哀声四起,盗窃乱贼无所不做。为政不为民,民当弃之;为政不清廉,民当惩之。为了国家,百姓们尽揭竿而起;为了生计,百姓们接连效仿黄巢起义,出现了无数个“冲天大将军”,彼时,社会深陷混乱之渊,国家也逐步走向灭亡。这就是因腐败而失民心,因寡助而失天下。

中国历史上也有清廉正直的明君,比如创造开元盛世的唐玄宗。他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自勉,在位期间他轻徭薄赋,在和百姓的共同努力下创造了世外桃源一般的盛世,百姓们安居乐业,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外户而不闭。这就是因清廉而得民心,因多助而得天下。

国,因腐朽而亡;家,因腐败而散;人,因贪污而死。以史为镜,以人为镜可知,我们必须自始至终贯彻清廉。要像莲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像白杨树一样“伟岸,正直,朴质,严肃,力争上游”;像松柏一样“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世人皆说:“少年,看春风不喜,看夏蝉不烦,看秋风不悲,看冬雪不叹,看满身富贵懒察觉,看不公不允敢面对。”在这个鲜衣怒马,意气风发的年龄,我们要对的起“少年”这个称呼,我们要争当“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少年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