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相信之炬,于黯然见光

初三 议论文 1086字
2021-09-14 22:16:24

新岁如喷薄朝阳,在天地玄黄之中,于宇宙洪荒之间,我们与我们的国家策马扬鞭。历史睡了,但时间还醒着。百年前,帝国主义的铁蹄,践踏河山,蹂躏人民。江山破碎,国蔽民穷,横尸千里,恶欲滔天之际,那些悲壮的、刻骨的、决绝的信念,零落渐疏,却燃烧在每一个革命者的瞳孔中。方志敏烈士狱中高奏“我们相信,中国一定有一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他们坚信,如今所有的混乱与芜杂,都将于历史中清晰。这些历史是一堆灰烬,但是灰烬中仍有余温——相信为炬火,可于黯然见光,或曰希望,或曰光明。

相信为沃土,沃土可结果,结果可看见。王介甫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信而见,不信而不得见,非不见才无瑰怪之观。才忆古人,再看今朝。如今面对巨人在测绘方面的封锁,中国人相信可以从强权中夺走成为巨人的权力。于是登珠峰,下深海,探南极,入海岛,闯西部无人区,中国探测人履险蹈危,标记着祖国的高度、深度、宽广度,不断擦亮自主测绘这一国家主权的特征。因为相信,所以看见;若不信,何以见?怕只能唯唯诺诺,任凭鄙夷。

但是,并非所有的相信都能看见。杜子美忧系天下寒士,落得茅屋听雨;屈原相信兰草可改浊世,落得抱石投江;太白仙人相信才情可被重用,落得青崖放虎……不是所有的相信都有结果,但是总有一些相信,能在腐烂之处开出清澈之花,能从黑夜之中长出洞彻之眼。每个人的相信细如尘雾,众人便可补益山海;每个人的相信微若萤烛末光,众人便可增辉日月。

相信可为炬火,看见也可做光。新冠病毒肆虐之时,每一个数字的增加都隔着屏幕传递着恐慌,撕扯着每一个人的理智。一座大城,死守两月,汽笛悲鸣,江水呜咽。未来从未如此的未知,相信显得苍白无力。接着,四万医护空降,八方物资驰援,李文亮吹起哨声;钟南山挤上高铁餐桌,北上于危难之际;火神山灯火通明;志愿者写下“不计报酬、不论生死”。当两大援鄂医疗队在天河机场不期而遇时,空寂的大厅里的呐喊声撕破暗无天日的夜。我们看见善意隔着善意回荡,看见勇气与勇气跨过山海,于是我们相信,万物始终运行,大地即将苏醒。因为看见,所以相信。人的本性使我们怀疑,而看见使我们彼此依偎着选择相信,走向未知。

因为相信,所以看见;因为看见,所以愈加相信。每一次风雨兼程,未必彩霞满天,每一次翻山越岭,未必春暖花开,但请以相信为沃土,沃土可结果,或曰希望,或曰光明,皆可于荒芜后看见;以看见为养料,养料可增肥,增肥于相信,或曰阳光,或曰未来。秋沙洗月,沧海横流,唯有坚信者在历史的浪涛中留名青史;蒲苇时韧,磐石永坚,看见者在风口浪尖的变化中紧握日月流转。就让我们与新时代到来之际,共执相信之炬,增辉日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