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为与有为(求精)

初三 议论文 807字
2021-06-15 13:08:01

最近,有一部名为《觉醒年代》的历史正剧在网上爆火,它不仅受到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而且央视新闻、人民日报等多个知名媒体都纷纷为之点赞。这部剧,主要讲述新文化运动期间,独秀、李大钊等一群爱国知识分子,在不断地启发民智,寻找中国的出路。依我看,它爆火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它点燃了观众们的热情,更展现了那个年代青年们的可为与有为。

在那个黑暗彷徨的年代,出现了一种人,他本可以凭借自己的才识升官发财,却为了心中的真理,为了当时那个穷弱的中国,为了唤醒麻木的国民,毅然决然走上了一条在无尽黑暗中追求光明的路。他们宣扬着“民主”与“科学”,高喊着“我愿当这急先锋,九死而未悔,虽千人吾往矣”。他们这代人的可为与有为,是鲁迅先生“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以笔为枪;是邵飘萍先生“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的无畏与执着;是北大学子们在五四运动诗时“内除国贼,外争主权”的呐喊;是陈乔年烈士“让子孙后代享受我们披荆斩棘的幸福”的英勇牺牲......正是先人们的可为与有为。换就了今天我们幸福安乐的生活。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新中国成立后,又有一大批默默奉献的青年才俊,将自己的青春融进祖国山河。他们的可为与有为,体现在袁隆平为“禾下乘凉梦”而一生探索中;融汇在探月工程建设者们“世间本无嫦娥,是他们创造了奇迹”的一代代坚守,一代代的努力中;表现在张桂梅校长将几千名贫困山区女学生送上大学的无私奉献中......正是前辈们的可为与有为,创造了一个个奇迹,打破了一个个不可能。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作为新时代的未来建设者,我们以“背黑暗而向光明,对世界进文明,为人类创造幸福”为梦想,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为动力,以磨杵成针、滴水穿石的毅力,纵然前方“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我们仍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相信“待到重阳日”,我们“还来就菊花”。真正的成为一个可为有为之青年,成就一个更美好更光明的未来。

可为与有为,既是先人们不屈不挠的伟大品质,又是前辈们不断奋斗,继往开来的崇高精神,还是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与目标。地球即成白首,吾人尚在青春,吾人以吾人之青春,柔化地球之白首,以吾辈之可为与有为,为世界添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