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枫迎秋之际,落霞孤鹜齐飞,独驾一舟千里去,心能与长天共渺。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我们天然与自然亲近,宛若一份烙印在血脉里的传承,但也因此,我们需要肩负着爱护自然的重责。然而事与愿违的是,我们中的一些人在大自然的礼赠中迷失了应有的尊重,贪婪驱使着他们不断索取着自然资源,殊不知这与竭泽而渔无异。君不见,焚林而田式的背后是水土流失的隐患,滥垦草原之后是荒沙千里的肆虐,恣意地建设工厂是三废的滥泛。没有渊图远算的索取,只会贻害无穷。
我们与自然和谐共存,在彼此尊重下,理应不过分僭越彼此界限。当人类妄图主宰自然时,过分干预自然规律,所招致的只不过是更为可怖的恶果。楼兰古国的消失,诸多生灵濒临灭绝等诸多事例时刻警醒着我们违背规律的有为是绝不可取的。反之,在“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的规律下有为之,则会造就一个个奇迹,古时都江堰的“堵不如疏”,现代“千里榆林”的盛景,蚂蚁森林的公益善举等在自然规律下的善举,不仅让自然更加美好和谐,也让我们受到了馈赠。因此在彼此尊重下的循自然而有为之,方才是人类持续发展的正确途径。
我们与自然和谐发展,同是为了更好的明天。自古“良禽择木而栖”,如若我们的贪婪攫取仅是为了自己的发展,恣意毁坏自然,最终只会因生态失衡而临深渊之中。是故习主席高屋建瓴地指出“人与自然是个生命共同体,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城镇化的发展只有在自然与经济的和谐共生中才有持续化的出路。也因此,建设生态文明会成为民族与经济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唯有对生态文明的建设,才会有“平原蓝绿交融,城乡鸟语花香”之美。
大自然哺育着我们世代子民,我们从其中寻找到了世间的自然美,领悟出自然规律并合理运用,在她的呵护下逐渐发展至今。也因此,我们需要对她保有应有的尊敬与敬畏,在彼此和谐里谋求的发展,才是时代延续之道。
我不愿在一片雾霾里再见秋露,我不愿孤舟泛巡之处皆是污浊,我不愿在荒沙里反思绿洲的消失。我们作为人类个体延续至今,恰恰是从古至今的和谐自然观让我们永续不止地向前,让我们在这张浩大的水墨画上墨染过我们的痕迹,共同书画更美的锦绣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