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如夏花之绚烂,死若秋叶之静美。”这是泰戈尔对生命的热烈礼赞,宛如夏日里绽放的繁花,向阳而生,充满着无尽的活力与希望。“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这是徐志摩离别母校时,对未来的深情展望,那沉默的夏虫仿佛也在为他的离别而低吟。我不禁思索,我也应当养一首诗,一首独属于我的诗。
初春,第一缕阳光如同慵懒的仙子,轻柔地洒落在窗前的一角。无绪的微风好似调皮的精灵,肆意地扰乱着我的文思。我无神地望着窗外,只见天边的云霞如娇羞的少女,温柔地拥抱天空;细嗅归雁振翅带起的尘土,那是一种苏醒的味道,仿佛大地在沉睡后渐渐睁开了双眼。我心生暗意,如此美妙的景色沁人心脾,我定要好好地雕琢它。
于是,我翻动着厚重的字典,那字典仿佛是一座知识的宝库。我盲目地扫视着诗集,不假思索,一挥而就,从头到脚,由左及右。瞬间,我笔下的文字仿佛穿上了华丽的外衣,变得高大了起来,清秀了起来。它满身的金甲闪耀着璀璨的光辉,那高贵的香水味在空气中传播蔓延。
然而,我想养的是一首独属于我自己的诗。在那密不透风的盔甲下,是光照不穿的空洞;雄伟高壮的身子下,是血液停歇的行尸;优美华丽的词藻中,是思维干涸的河流。盲目模仿,就是东施效颦,光鲜亮丽的伪装下,终是无病呻吟的亡魂。
我拾起橡皮,果敢而坚毅,不费吹灰之力便推倒了它。我不再急于求成,不再拔苗助长。每天,我与它笑谈生活趣事,看云卷云舒,似那悠然自在的闲鹤;观花开花落,如品味人生的起起落落;惊月缺月溢,感受着时光的流转。它枯萎时,我为其浇水,如同呵护受伤的孩子;我疑惑时,它为我解忧,宛如智慧的长者。我们一起追寻远方的沃土,那是梦想的方向。
不知裁衣的剪刀钝了几回,量身的卷尺磨了几下。我只清楚夹缝中的笔屑的粗细,那黝黑的脸庞上,写满了新生与成熟,细腻与豪放,平淡与热烈。它不是大师笔下盛开的花朵,也决不是温室中病态的植物。它是产房中啼哭的儿童,活灵活现,充满着生机与活力。我紧紧地拥抱着它,它就酣酣地依偎在我的肩上,缓缓地进入了安好的梦乡。
我养了一首独属于我的诗。我向别人炫耀着它,他们夸赞着它,惊讶我们的相似。可是,它是我亲手养大的玫瑰,身上怎么可能没有我的影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