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三解

初三 议论文 1174字
2024-05-12 18:01:22

……

记得很久以前,看过一篇文章,题目是“读书三乐”,乐在读,思,醉。这是读书人的上乘境界吧!无欲无求,唯慰我心,红尘之上涤清莲。

而我喜欢读书,多少有些不求上进的意思,唯求三解,解懒,解忧,解馋。虽不似古人追求的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但目的是一样的,有欲有求,虽则有欲不刚,但乐趣却是一样的。

读书解懒。在我的错觉里,一直觉得读书是逃避劳动的最好理由和借口,这个责任要归功于家母。小时候,母亲教育我们的方式很特别,她老人家很有创意地把读书和劳动结合在一起。不上学的闲暇时间里,她给我们姐弟几个定了个双重选择,读书可以不用劳动,不读书却是一定要干活的,做家务,或是提水浇院子里的小菜苗什么,总之不读书的人肯定闲不着。小小的人儿,心思也单纯,干活是直观上的体力付出,所以没有人愿意选择劳动,争先恐后地选择读书,读书可以解懒,哪怕是读闲书,母亲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看到我们在读书,她就会心生欢喜。

读书解忧。明人于谦在《观书》里说:“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可见读书不但能解懒,也能解忧。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为升职,为加薪,为红尘中芝麻琐事耿耿于怀的烦恼多之又多,何

以解忧,唯有读书。清风朗月之夜,露珠滴翠之晨,信手翻一本旧书,如与一个旧友交谈。周末闲暇之际,去街角的书店转一圈,在关注已久的一个作者书前稍作踟蹰,闻一闻墨香,嗅一嗅纸张的芬芳,什么样的烦恼都会随风而去。一个朋友说,他用四九块九在网上淘到一本旧书《浮生六记》,得意之情溢于言表,只有喜欢读书的人才会如此嗔狂。

读书解馋。有句经典说词:宁可三日无食,不可一日无书。而我小时侯读书,恰恰是为了落实到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上,虽然很没有出息,但为了美食,也只能选择读书,因为母亲承诺,只要读书,她就给我们做手擀面,烙干层饼。母亲做的手拼面,筋道,细长,撒上葱花香菜,满屋都是暖暖的味道。母亲做的千层饼,从中间掰开,一层一层薄如纸张,回味有醇香的面味。因为有美食的激励,所以有了读书的习惯。长大以后,真正知道了读书解馋的真实含义,读到一篇好文章除了拍案叫绝,忍不住也想与人分享,回味时满口余香,原来文字也能解馋,文字也能构成盛宴。

读书三解,解懒,解忧,解馋。境界虽不高,但其中的乐趣却不是别的东西可以替代补偿的。当然,其中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读别人的文章多了,自己渐渐生出跃跃欲试的感觉,每每心中感慨,不写出来不足以开怀,渐渐地便开始学习作。有一段时间,和一个转学去了另外一个城市的同学通信,于是便开始到处搜索好词好句,到哪里搜索?当然是到书里,找到好词好句,记到小本子上备用。

读书是打底儿的事儿,写作总是离不开读书,多读书,读好书,写出锦绣文章,人生快事儿,莫过如此吧!爱恨人生,从写作开始。把自己的所思所想,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那便是心灵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