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内心之光,照前行之路

初三 议论文 884字
2024-03-18 22:37:08

秉内心之光,照前行之路

董宇辉有这样一句话:”在自己的身上战胜自己。“人生海海,风雨兼程,素履跬步之际,我们不可避免会困囿于一时挫折艰难之中,然作为困境中人,内心超出环境,以长风破浪之浩然,壮志当酬之笃定照耀前行风雨如晦,便能战胜环境,战胜自我,由此可见,面对困境,我们应秉内心之光,照前行之路。

处于困境,内心坚定不受动摇当为我们的第一选择。明初宋濂,家中贫穷,深冬严寒,墨汁已凝,焚膏继晷,走送图书,虽天气严寒却一刻也不肯耽误;外出寻师访道,乡中先达德高望重,稍有不慎便大加斥责,虽然环境如此苛刻,但他始终不馁求学之志,恭敬询问;求学途中,同舍生皆披绮绣,而宋濂居于其中,稳心静神,略无慕艳意。正如胡居仁所云:”一思尚存,此志不懈。“纵使前路跌宕,风雨淋漓,宋濂依旧秉内心之光,以矢志不渝的前行成就来日朝堂之上的辉煌,此乃当世之人所应遵循之道。

处于困境,内心坚定不受动摇可使我们发现更美的风景。因永贞革新失败,刘禹锡被贬谪至一偏僻之地,尽管环境恶劣,他亦不改内心自得其乐之志,于荒芜之地中建起茅庐一座,自得其乐;东晋时期,陶潜不齿与官场苟且者同流合污,自号五柳先生,在山间饮酒作乐;反观宋末狄青,虽身有十足武艺,被贬江湖,却因不愿摆脱尘俗羁绊,争名夺利,最终“疽发髭而卒。”由此可见,周遭环境瞬息万变,唯有秉承一颗坚守初衷的本心,方能拨云见日,守得云开。

处于困境,内心高于困境,改变困境,可得到人生升华。古有诗王苏东坡接连被贬至贵州惠州儋州,虽为蛮夷之地,可他却尝遍当地美食,理政事改环境,令那蛮荒之地面容为之一新;今有敦煌之女樊锦诗,从乌黑秀发到满头银丝,将最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这大漠孤烟,她于困境中初心不改,数十年如一日同敦煌云锦对话,终成一代大家。因此,内心高于困境,战胜它,改变现状,可获人生升华。

孟子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不让困境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而是成为攀上绝顶的另一级石阶,需要我们既坚定“威武不能屈”的信念;又要笃定“我自横刀向天笑”的气魄,更要将内心凌驾于困境之上,直面磨难的考验,实现人生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