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三原色”
清晨六点整,我坐在书桌前翻阅着书籍,旁边的白开水缓缓沸腾,水汽缭绕。窗外,一缕明亮的阳光穿过杯中凝结的氤氲白汽,形成丁丁达尔效应,绚丽多彩,令人陶醉。我心想,青春像这水气一般,流转着五彩斑斓的色彩。然而,这种美丽的色彩,却由红、黄、蓝三原色组成。如同青春的“三原色”,渲染着人生的点滴细节。
信仰的红色。
如果把信仰赋予一种颜色,那便是浓郁的中国红。周恩来总理曾激励人们:“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江姐在新中国刚刚成立之际英勇壮烈地就义,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王进喜用身拌泥浆……红色见证着无数个英雄和英雌英勇无畏的精神面貌。直至今日,中国少年先锋队成立100周年,我们热泪盈眶地唱起《我们走在大路上》,这鲜红庄严的FLAG,成了我们对党、对国家、对民族的红色信仰!
奉献的黄色。
土地的颜色,正是奉献的颜色。袁隆平院士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上世纪60年代,他来到偏远的海南岛,矢志肝胆,落户贫穷的干农田,勤耕在原初的土地上,“我希望全球的人都能吃饱饭。”这是袁老的语言,也是他毕生的心愿,他将所有付出奉献给土地和水稻,在解决全球饥饿问题上做出了巨大贡献。所以,奉献之色何尝不是土地和丰收的金黄呢?
梦想的蓝色。
夜空的颜色是幽深神秘的蓝色,承载着人们梦想的重量。2003年,“发射!”的巨响,中华民族终于实现了飞天梦,成为全球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天宫”空间站、祝融号火星科考、嫦娥号、羲和号……以往神话中的名字,如今成为现实。梦想的颜色,正是深邃、纯净的蓝色!
青春中,坚定信仰的红色使我们锲而不舍,因循苟且的枷锁解开;无私奉献的黄色使我们奋勇前行,苦难坎坷的路途变得畅行无阻;远大梦想的蓝色点燃我们希望的火焰,迎风奋进,战胜万难。让我们珍惜青春的“三原色”,勇敢前行,迎接精彩的人生!
教师点评:青春是个抽象的字眼,也是一个内涵丰富、耐人品味的人生阶段。本文作者善于联想,将颜色中的“三原色”与青春联系起来——信仰的红色、奉献的黄色、梦想的蓝色,主体部分由这三个片段相拼接,对“青春”的价值与意义进行了酣畅淋漓的解读,使青春这一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构思精巧,文笔优美。作者巧用修辞方法,选取恰当的名人事迹,表达对青春的独到感悟和深切思考,字里行间洋溢着对青春的珍惜与赞美之情,同时也展现了当代中学生的青春风采,读来有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文章行文畅达,结构严谨,结尾进行总结,并回应题目,深化了文章主题。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