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心中,有一种味道,它不是豪华的海鲜大餐,也不是精致的西餐糕点,而是来自姥姥手中那一个个金黄酥脆的生煎包。
姥姥是个传统的上海人,她的手艺可谓是一流的。我最喜欢她做的生煎包,每次回家,她都会提前准备好面粉、肉馅和一些调料,然后开始忙碌起来。我常常在一旁看着她熟练的动作,心里充满了敬佩和期待。
首先,姥姥会将面粉和水揉成面团,然后放在一边醒发。接着,她会将猪肉剁成肉馅,加入生抽、老抽、糖、料酒、葱姜水等调料,搅拌均匀。这时,面团已经醒发好了,姥姥会将其揉成长条,切成小块,然后用擀面杖擀成薄薄的圆形皮子。
接下来,就是最关键的一步——包生煎包。姥姥会在每个皮子中央放上一勺肉馅,然后将皮子的四周捏紧,形成一个个小包子。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其实需要很大的耐心和技巧。每个包子的大小、形状都要一致,这样才能保证煎出来的生煎包口感均匀。
包好的生煎包会被放在蒸锅里蒸熟,然后放入平底锅中煎至两面金黄。这时,厨房里弥漫着诱人的香气,让人垂涎欲滴。煎好的生煎包底部酥脆,上面撒着一层香葱和芝麻,看起来十分诱人。
每次吃姥姥做的生煎包,我都会感到无比的幸福。那种酥脆的口感,鲜美的味道,仿佛能瞬间带我回到童年的时光。每当我在外地工作或学习时,思念家乡的时候,我就会想起姥姥的生煎包,那种熟悉的味道就像一种魔法,能让我瞬间忘记疲惫和困扰。
姥姥的生煎包不仅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每一次的制作过程,都充满了姥姥对我无尽的爱意和期待。每一口的品尝,都让我感到家的温暖和幸福。
如今,姥姥已经年迈了,但她依然坚持每天早起做生煎包。她说,只要我还在,她就愿意为我做出最美味的生煎包。我深深地感动于姥姥的爱,也深深地珍惜这份来自家乡的味道。
我想,这就是家的味道吧,它不需要华丽的装饰,不需要昂贵的食材,只需要一颗用心烹饪的心。姥姥的生煎包,就是我心中的家的味道,它让我感到温暖,让我感到幸福。
无论我走到哪里,无论我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我想起姥姥的生煎包,我就会感到力量满满。因为我知道,无论何时何地,都有一个人在等我回家,等待我品尝她亲手做的生煎包。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清晰,取材真实,语言流畅。作者借物喻人,在文中表达了自己的真切情感,这也让文章的感情和立意都得到了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