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期小传

初三 叙事 1117字
2023-11-19 20:40:56

我有一位同学,名叫周期。他最大的爱好是写文章。没事的时候,喜欢写上几笔。学习心得、思考感悟、奇人异事、阅读笔记、小说散文,无不涉猎。耳闻目睹,见诸笔端,或长或短,妙趣横生。

因为喜欢写作,所以周期平时喜欢的课就是语文课。每当上语文课时,周期就按捺不住自己,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因为在课堂上他可以大显身手:那抑扬顿挫的朗读会让同学们啧啧称赞,那准确无误的阅读答案会让同学们心生羡慕,那精彩生动的作文会让同学们大加赞赏。总而言之,在语文课上周期总是如鱼得水,出尽风头。

上学期,语文老师让周期参加一个全国作文大赛。获知消息后,周期心花怒放。一拿到题目,他就开始专心致志地从记忆中寻找适合写作的素材,然后就是打腹稿,酝酿了三天,终于写出了一篇奇妙的作文,可谓三日思索,一朝分娩。作文的大体内容是写数学老师在课堂上的精彩表现,模仿著名作家魏巍的《我的老师》的长句写作手法,写成了一篇《数学老师的课堂》。写成后,周期心怀忐忑地送到语文老师手中。语文老师眼前一亮,周期暗自思忖,有门儿!语文老师读完后果然喜形于色,高兴地说:“嗯,写得出彩!有很大概率拿奖!”

在过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后,语文老师突然把周期叫到办公室,兴奋地说:“你的那篇参赛作文果然获奖了,得了一等奖。这是获奖证书。”周期从语文老师手里接过证书,看到那张写有自己名字的获奖证书,一股喜悦之情油然而生。此后,周期对写作的热情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更是一发而不可收了。

为了能写出更多更好的文章,周期平时注意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从中发现并获取有写作价值的素材。

一次,周期和父亲去地里给花生打农药。休息的时候,周期坐在树下面乘凉,一扭头,突然发现不远处有一只长着灰色羽毛的奇怪的大鸟卧在地上。周期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小心翼翼地向那只大鸟走去。他步子迈得很小,很轻,一点一点地接近它,在距离三四米的时候,大鸟显然已经发现了周期,奇怪的是,它依然神态自若地卧在那里,一动不动,旁若无人。周期想,这只鸟肯定是受了伤或者生了病,不能飞了。不然的话,它早就飞走了,它这种临危不惧的状态不合常理。周期继续往前走,等到了近前,它才突然飞了起来。周期看到它身子下方是一堆灰褐色的鸟蛋,这时他才明白了大鸟起初不飞的原因。事后,一个词语——母爱,一直萦绕在周期的脑海里,并且越来越深刻。

这天,周期突发奇想,如果写一篇关于动物的母爱的文章,一定会新颖感人。由于酝酿的时间较长,周期拿起笔来一挥而就,写成了《动物的母爱》,后来发表在一本初中生作文刊物上。当样刊寄到周期手中时,同学们都用羡慕的眼神看着周期。从此“大作家”的绰号在校园里传播开来,周期也乐意听同学们这样称呼自己。

这就是周期,一个令我佩服得五体投地的写作狂人。你喜欢他吗?

教师点评:小传之“小”,确如其是:第一,切入角度“小”,从人物热爱写作这一特点进行切入,并由此深入、不断挖掘,切入角度“小”,是为充分突出人物之鲜明特点,这个“小”,意为独到。第二,素材事例“小”,从人物日常生活的点滴小事中发掘素材,也依序呈现这些富有代表性的事例,素材事例“小”,是为有力印证人物对写作热爱之深、钟爱之久,这个“小”,意为典型。第三,描写对象“小”,从身边人、身边事中取材,为身边人、身边事而动笔,小传所述的对象,就是平凡生活中的普通人,这个“小”意为平凡,却意在不凡——有热爱之心,有丰沛之情,有探索之意,有不懈之举,就有机会闪闪发光,就有可能被人牢记,就有必要著写成传。种种之“小”,汇成小传,而小传虽小,却也有大人物、大生活和大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