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个偶然的机会,我回到了那个阔别已久的村庄的身边。
可是,眼前的她早已不是我印象中的那个模样。村庄的村口有一个丁字形马路,一边贯通整个村庄,一边连接着我们村和其它地方。村内的那条路上曾经有很多集会,村民们谈笑的声音即使站在村口也能听到。可现在,早已化为云烟,路上空空荡荡,不见人影,只有鸟儿时常来拾捡路面上虫的尸体。
村外的那条路也曾因村庄的存在而常常有各式各样的轿车缓慢行驶。路两旁是长达数百米的商铺街,几十家店铺排列坐落,仅仅是一个小村庄的人流量,却也能让每一家店铺都不显清冷。可现在,村外的那条路只是偶尔有车飞驰而过,路两旁的店铺也都上了锁,店铺还在,只是店主人早已不见踪影;店里的陈设如旧,只是布满了灰尘。
在丁字路口的夹角处有一条小道,小道尽头是一个不大的公园,踏入公园,我仿佛来到了曾经的某个夜晚,戏台上咿咿呀呀,戏台下大人们各自搬个小板凳,围着戏台坐,他们拿着扇子,吃食,一边扇风,一边嗑瓜子。随着戏台上角儿的步点移动,人群中也会爆发出一阵阵激烈的掌声、叫好声。孩子们则躲在角落玩卡牌,弹弹珠。突然,我在戏台下发现了姥姥的身影,走到她的身边,轻轻一拍她的肩膀,手却落空了。抬头一看,太阳高高地挂在头顶,再次望向公园,已是一片狼藉,戏台上堆积陈灰,透过阳光,隐隐能看到里面杂草横生。
而公园的对面便是我待了三年的学校。我的手刚触碰到校门,朗朗的读书声便从记忆深处传来,我曾在这里读书,在这里玩耍,哭着,笑着,跑遍整个学校……尘封的一幕幕如同走马灯在我眼前放映。良久,眼前原本干净整洁的校园,遍地荒芜,爬山虎在三米高的地方依附着教学楼,注视着我,仿佛在宣誓主权。我只觉着内心一阵发堵,一股莫名的情愫涌上心头,催促着我离开这个地方。
走出学校,只见远处几道炊烟在空中袅袅飘荡,白烟飘过大山,来到我的眼前,带走我的思绪。这些炊烟是村庄仅有的两三位老人家里传来的,他们是她最忠诚的拥护者。村庄只是老人们的归宿。
而剩余的那些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离开了这个养育了他们几代人的她的身边。外面的世界飞速发展,固守一片宁静的小村庄自然已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起初,只是几户人家,为了更便利的生活条件,为了更多的工作机会,为了更好的教育资源,他们离开了她,然后,再也没有回头看过。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紧接着,进城的热潮席卷了整个村庄。
时过境迁,岁月侵蚀了人们的记忆,却没有带走她,它们存在的痕迹。她从来没有变,她和学校、戏台、店铺……一直都在那里。她一直在那儿静静地站着,等着人们的回头。然而,她虽曾见证了一个个婴儿的诞生,如今却只能见证着人们一个个的离开。
教师点评:文章取材真实,语言生动,情感饱满。文章标题新颖,文中分享的故事也十分有趣,很能吸引读者的注意。文章要素齐全,内容完整,细节充实,文中讲述的这段经历得到了细致、流畅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