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上之故

初三 叙事 912字
2023-09-29 10:58:31

老厝院中有一玉兰,祖父所植。旁常置一小桌,一啜功夫茶,一块木板几刻刀。夏时,多了蒲扇做伴。风路过玉兰,老旧的墙上树影轻动,树下人静坐执刀刻画。可我知,他的心与故里的风一般自由。

小时候,我见祖父常常在闲暇时刻木头,后方知叫木雕。祖父极爱木雕,说是以前跟村里老师学了会,算不上精。那时还住老厝,老人家一天下来本便无甚事,小孩子进进出出,出门看他抬头看树,回来但见低头雕刻,如此往复。他似是把浮生偷得的闲酿成玉兰酒,倒了一大壶在木雕上。祖父发须落下玉兰在深秋化成的霜,握着刻刀,控制力道往下一刻,手一挑,图案渐显。布满皱纹和些许老茧的手,与木头的粉末在阳光中起舞,莫名让人想到江畔落木萧萧下,银白的须发到底衬了气质。

祖父常同我讲木雕,他说以前有个年轻人来找他学木雕,不到一个月,就放弃了,说比建筑还累。现在也很少人做木雕了。还说他最大的心愿是让潮州的木雕保留下来,走出去,开玩笑说让我帮他实现。我说好,却似懂非懂。小孩子难免对什么都感兴趣,像南方人看第一场雪。我缠着祖父说非要学。祖父那时一眼就知道我不过兴趣突起,又年幼,心哪能静,力道更别提了,只摆摆手道:“阿妹,去外头玩吧,长大再教你。”可我还是趁着祖父歇息时,偷偷抓起刻刀在画了玉兰轮廓的木板上用力一划,不过只留下一道白皙一点的木色,还招来祖父一顿训斥。祖父真死板,我想。他对木雕好像有一种执着的坚守,胡来不得。比起木雕,我更爱在小摊买串糖葫芦,逗逗街巷的猫,穿着水鞋在雨里踩水听雨。我很想告诉祖父,放下你无趣的木头,来听我的吧。明明能见到的木雕,机械也能做,又何须用尽心思雕刻。

玉兰一年一年地开又谢,年轮一圈又一圈漾开。大了一些后住了新房子,生活的琐事,叫人不察觉,埋没了从前的车马慢。老厝里只有玉兰和故里的大地为伴,倾听大地深处的哽咽。亦只有挂于厅,有一道似划痕的玉兰木雕,用木上之故,记着过去的事,已故的人,散了的怀。

前些日到己略黄公祠去时,我才真正去读懂祖父和木雕。大门外的姜太公钓鱼,前厅西面的知足常乐,还有老人常说的八仙过海,竟都以木雕艺术的形式,惟妙惟肖呈现眼前。抬头,公祠柱子上的繁美雕饰,也是木雕。我忽地静默无言。在清冽的木香中,我惊觉我才是那个迟钝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