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骄阳似火,明媚的阳光酒落在窗边,顺着光影,我的目光遇上了地上投射的斑影,抬头一看,是记忆中的常青树。地上驳影两三丛,但紧密相连,拼拼凑凑,就像是我初中三年的回忆录。
常青久在,时光暂存。
我青春中最重要的三年,借住在这令人万般回味的校园,就如那颗羽毛球,定格在这颗象征着朝气蓬勃的常青树。
教学楼下的常青树,是我初中三年回忆的载体,树上的那颗羽毛球,是我寄存在校园的三年青春。我顿顿,原想用“逝去”一词来描写我三年的时光,但这三年时光是我肆意张扬的青春,最是大放光彩、彰显活力的人生阶段。所以“逝去”没有落墨于青春之前,这份独属我的风发意气没有被满怀惋惜地掩盖。
这颗树上的羽毛球的由来至今印象深刻。那年初一,正是树上蝉鸣,池中蛙鸣开始的季节。晚自习让人困乏,于是临近下课时分,我与好友互传纸条,相约下课在楼下种有常青树的那片空地打羽毛球。铃响,我们拿起球拍就走。教室里的闷热、学习上的压力无一不是让人喘不过气来和心生躁意的。所以铃响,大多人都出来走廊透透气,看看教室外的新绿景象。
那颗常青树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我与好友各站一边,在这乏味地驱使下开始挥拍对打。苦读时心生的烦闷随之消散,这一场景吸引了大批观众。意外的是,这些人大多是备考的初三学子。好友发了几球我都没有接到,只能挠挠头尴尬笑笑缓解气氛。这堪忧的技术虽然惹笑,但无形中也缓解了些许学子的压力,使其恢复了几分少年的肆意。
我笨拙发球,接连三球没有发出,一瞬间有点气馁。不过我重新调整心态,用力挥拍发出了今晚第一球。可好巧不巧,这一球正好卡在树上,此情此景引来楼上沸腾的笑声。紧随着一阵铃响,刚才的笑声又渐渐消散,大家收起笑意走回教室,只留下那颗卡在常青树上的羽毛球与一片寂静的校园。后来每每路过这颗常青树,我都会有意无意的顾几眼树上的羽毛球。它没有掉落,只是安安静静的待在那,在那片常绿中彰显属于它的色彩。
再后来,我成为了那些站在楼上走廊的初三学子。每每觉得心里烦闷,我便会走出教室,倚在走廊的栏杆上看那颗常青树。它总是那么绿,那么挺拔,那么生机盎然!它是校园青春的信使,伴着一届又一届的学子走过短暂的三年旅程。
常青久在,回忆久存。
树上的羽毛球可能在未来的某一瞬掉落,在那一刻重新拥抱这片久违又熟悉的土地。校园迎来新的面孔,或许在某天早晨里这颗羽毛球会被丢弃至垃圾桶;再或者有人好奇它的由来,将它拾起研究观察或者保存拍打。
我的记忆就像这颗羽毛球,可能在往后的日子里慢慢淡化甚至消失。如果再次使用拍打,便使这枯燥的校园又多了几分热闹的色彩。
常青久在,青春永存。
我们奔波不同的人生道路,来去匆匆,谁都不是谁的常客,只是相伴一段旅程的时间列车乘客。每个人到达的目的地不同,高度也不同。“舟驶万重山,回首葛然已。”时间飞速运转,青春早已停留在那棵常青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