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

初三 叙事 599字 诚信
2024-07-09 12:25:13

人生如歌,或高昂,或低沉,和悲戚,或欢快。因为有了诚信,它才变得悦耳。人生如酒,或芳香,或浓烈,或馥郁,或清淡,正因为有了诚信,他才变得醇厚……

古往今来,诚信,一直都是作为我们的立身之本。例如,在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坚决主持变法。在那种情况下是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于是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了诺言,说是谁能把这根木头推到北门,赏金十两,结果商鞅兑现了自己的诺言。他的这种做法赢得了老百姓的信任与尊重,这就是著名的商鞅变法。

其实,在中国历史长河中,也有这么一位人,那人便是韩信。韩信他小的时候家境贫寒,白天帮哥哥干活,晚上刻苦读书,刻薄的嫂嫂是非常讨厌他读书的,认为读书耗费灯油,又没有什么用处,于是韩信只好流落街头,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有一位为别人当佣人的老婆婆很同情他,支持他读书,还每天给她饭吃,面对老婆婆的一片好心,韩信很是感激,他对老人说:“等我长大了以后一定会报答你。”后来韩信成为了一代著名的将领,被刘邦封为楚王,但是他仍然没有忘记曾经帮助过他的那位老人。于是他就找到了那位老人,把他接到自己的宫中,让她安享晚年。

他们两人的故事都充分的体现了诚信的重要性。然而,人要是失去了诚信,就常做一些损人利己的事,例如有一些奸商为了挣钱,把掺有假货的东西全都投放市场来赢取暴利,到最后还是消费者吃亏。当然,那些奸商到最后肯定是落下一个很不好的结局。

诚信,即诚实守信。是一个人立足于世间的通行证。有了诚信,你将会在世间任意行走。若是没有了诚信,你就会举步难行。

教师点评:这是一篇关于诚信的议论文,文章论述了诚信之于人的重要性,其中最大的特色是作者先通过商鞅、韩信两位历史人物信守承诺的事迹进行正面论证,又通过奸商进行反面论证。一正一反,形成鲜明的对比,既突出了论点,也加强了论据的说服力。整篇文章文字流畅,主题明确,结构合理,正反论证的安排很出彩,很棒!不过文章对于论据缺少了分析,这里还需要做一些加强,有一个比较好的方法是对比常见主题里的不同文章,例如本文的“诚信”主题很普遍,小作者可以找找相关主题的作文,看看其他文章在分析论据方面是怎么做的,做一下对比,相信会让你有很大的提高。议论文是一种比较难掌握的文体,我们可以在生活中多阅读好文章,多积累好素材,多做练习多做对比,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