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假了,紧张而忙碌的学习生活终于暂时告一段落。于是,我回了一趟老家。本以为可以在这假期里钓钓鱼,看看书,睡睡懒觉……好好的放松放松。然而老家却早已忙翻天,割麦,拔蚕豆,担水灌溉……家家户户都忙里忙外。
这不,一大早,天刚亮,我就被爷爷赶起来,他叫我去割麦。我揉着双眼,拿着镰刀,迷迷糊糊的跟着爷爷奶奶来到了麦地。麦子金灿灿的,麦芒根根直立,一阵风吹来,麦浪滚滚——好壮观呀!我不由得来的精神。
“别站着了,你面前的那块麦子,是你这次的任务,快割吧。”
我从来没有割过麦子呀!我手足无措。只见爷爷不紧不慢,不慌不忙地弯腰,挥动镰刀,手迎上去,一大把麦子顺势应声而落,全都被爷爷攥在手里。这好像并不难呀!我观察了一会儿,感觉自己掌握了诀窍,就学着爷爷的样子,弯腰挥刀,手迎,一大把麦子应声而倒,落到我的手里。“我会割麦了,我会割麦了……”我兴奋的手舞足蹈。“我家孙子真的不简单,不仅学习成绩好,学习割麦子也这么快。”爷爷奶奶的夸奖,像是给我注射了一针强心剂。
“刷刷刷”,我更加来劲了,埋头,弯腰,挥动镰刀……过了十分多钟,我竟然赶超了爷爷。回望身后一捆捆的麦把,我不禁沾沾自喜,对着爷爷奶奶叫道:“爷爷奶奶,你们快点啊,还是老把式呢。”爷爷奶奶好像没有在意,只是冲着我笑笑,依旧不紧不慢的割着。
又过了十分多钟,我觉得手有点痛,原来是手磨破了一点皮。回头一看,爷爷奶奶还在我的后头。我不禁又得意起来:爷爷奶奶割了几十年的麦子,居然还没我快。为了赶在爷爷奶奶的前头把麦子割完,我忍着疼痛继续割麦。不一会儿,我的汗水顺着脸颊流下来,淌到胸口,滑向已经破皮的手,咸咸的,破皮的手更痛了,再过一会儿,我的身子也好像被掏空一般,弯下腰就不想再直起来。回望爷爷奶奶,他们好像不知疲倦,依然是不紧不慢的挥动着镰刀。背脊在麦田里跳跃着,一起一伏。
不一会儿爷爷奶奶让我到田埂上坐下歇息,好强的我极不情愿地坐到田埂上,抚摸着我那破皮的伤口。爷爷停下手中的活,也来到田埂上,若有所思的对我说:“割麦子是急不来的,慢慢来。俗话说,一口吃不成胖子,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你看,你割麦虽然快,可没割干净,有不少麦子洒落在田里。”我抬头一看,果然我割的麦子铺在田里,乱七八糟。田里不仅洒有麦粒,而且还有很多没割干净的麦子仍然立在那里;而爷爷奶奶割的麦像是收割机收割的一般,不仅麦茶整齐。而且干干净净,没有一根遗漏,连撒麦也很少。我不禁红了脸。
我陷入沉默,回想起自己做作业时的毛里毛躁,火急火燎。完成的是很快,结果作业发下来,都有一些本不该做却做错了的题目。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约翰·列侬说过:“当我们正在为生活疲于奔命的时候,生活已经离我们而去。”无休止的快节奏的都市生活,给予我们物质回报的同时,也带给我们心灵的焦灼,精神的疲惫,和健康的每况愈下。正所谓“欲速而不达”,人的一生不能一味的求快,正所谓“饭未煮熟,不能妄自一开;蛋未孵成,不能妄之一琢”。
慢下来,放缓脚步,细琢慢磨,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