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轨无尽,伸入恬静温柔的家乡,微风吹拂,轻轻抚着起伏的稻浪。人还在列车上,怀乡的胃却早已奔赴那碗记忆中的浓香。
双脚一踏上这片阔别数载的热土,就不由得被牵引着走入小巷深处。一路上,吵吵嚷嚷的棋牌室,悠悠回荡的叫卖声,惫心灵的良药。落日流金,缓缓浸满了这座小城,循着模糊的记忆,穿过寻常人家、苍松翠树,便来到了这家粉店。
这家粉店开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店门口挂着一块褪色的牌匾,“铅山老汤粉“五个大字也有些斑驳了。店里的摆设还是一如既往地简单,四张小木桌靠着墙壁,每张木桌旁摆着几把小凳。“老板来碗肠肥肠粉好嘞,稍等下,马上就好。老板素朴的乡音,让我心头瞬间找到了熟悉的归属感。
小小的灶间烟雾蒸腾,充满了香气。老板娴熟地抓了把粉放进锅里,煮熟后过一遍凉水,再放入青瓷碗中,舀一勺预先熬制好的骨汤,取一点辣椒油,浇在碗中,码上卤过的肥肠,撒上葱花、香菜一碗粉就做好了。
端上桌时,骨汤的浓郁和肥肠的鲜香早已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地道的家乡味。我早已将端庄抛之脑后,将肥肠浸入红汤,湿淋淋地捞上来,顾不上滴着的辣油就往嘴里塞,猛嚼上几口,又夹起满筷子的粉一并下肚,肥肠的鲜香、米粉的爽滑,加上这香辣的滋味,在五脏六腑来回穿梭。心头渐渐有一股暖流,味道亲切如初,多少修忽的往事又变得鲜活起来,这独特的只属于家乡的味道让我有些恍惚了。
我也曾在喧闹的大城市找寻过这种味道,一样的米粉,一样的肥肠。可是入口下肚后,也仅仅是好吃,全然没有此刻这种幸福的感觉。陆陆续续也试了很多的店,结果都不尽如人意;屡屡以失望告终。今天再次尝到久违的味道,突然领悟:我似乎追寻的不只是汤粉的滋味,而是属于故乡的独家记忆。肥肠粉的味道,也许会贯穿我这一生,连同亲人们欢聚一堂的身影、故土的空气,土壤以及草木的呼吸。
启程的列车摇摇晃晃,一路向前,而肥肠粉的滋味早已深深刻在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