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竹篮与我们

初三 叙事 982字
2023-06-12 20:53:56

我家门前有一排竹林,当落日余晖散落于其中时,千影万影,我站着,看见一个老人牵着小孩,在竹林中捕风追光。

我爱那片竹林,是为它的欢趣,而爷爷爱那片竹林,是为他一生相伴的手艺,做竹篮。

记事起,每当五月的风吹拂人问时,也就是竹子生长最茂盛的时候,爷爷便会带着我去寻竹盛的原料。去竹林,我总是最兴奋的那个,经常缠着爷爷,做他身后的小跟班。到那儿,我便在一旁抽着藏在竹叶中稚嫩的新芽,握在手中数着,有时也在爷爷身后追赶某些不知名的虫。那时自在的我,早已融于竹中。

当我在一旁打闹时,爷爷总是默默地在一旁挑选着竹子。有时好奇的我也会观察他在做什么。他先扫一眼竹子,而后选中几棵,走过去,仔细端详,并轻拍几下,直到满意,而后再将其砍下。我曾询问他为何如此做,他只是摸了摸我的头,告诉我这是他坚守的竹道。我看着对我微笑的爷爷,似乎与身后的竹子融为一件。

爷爷扛着竹子走在前面,我在后面踮着脚帮忙扶着竹尾,竹叶轻响,泉声清澈,夕阳斜射,霞光透过树枝,散落在我们身上,定格成风景。

到家后,爷爷便准备制作竹篮。我就在旁帮忙,说是帮助,其实更似玩耍。爷爷坐在小凳子上,手起刀落,快速将竹筒打磨光滑,而后就是关键的一步——破竹开丝。爷爷长满老茧子的双手,紧握竹筒,篾刀利落剖开竹筒,又反复拉成薄如蝉翼的篾片。爷爷说过,必须薄到盖在报纸上可以看见下面的字才算成功。我常好奇拿着篾片去尝试,想找出各爷的漏洞,可从未实现。最后,爷爷便拿起竹片,一压,一抬,粗糙的双手在此变得灵动起来,夕阳的光辉被他编入竹篾篮,丝丝篾片闪动,露出一片蕴柔与梦幻。当我看到一个个整密精巧的竹篮,也会求着爷爷教我,一开始做得不好,但爷爷总是鼓励着我,告诉我技艺可没那容易练成。

童年的时光总是短暂,短到离别与长大都让人不觉,只知,竹又一年青,水又一年流,永不尽。

又是五月,竹子最茂盛的季节。可惜如今的我没有机会再看到排逛竹林。许是碰巧,一日逛街,看见一间商店中有卖行篮,我走近观察,发现这竹篮做得确实不好,篆片粗细不同,排列不齐,编得也不紧密。老板告诉我,这些都是机械生产,这年头,卖的也不多,自己做的,更是寥寥无几。我突然想起,在青房下,在竹林边,那落寞的背影,还有那寻不到的竹篮,心中似被吹起,那竹道。

黄昏的一抹微光,在竹林间化开,竹影散落,竹中走出一大一小,扛起竹子,守着夜,守着艺,守着心中的那份竹道,向光坚定地走去。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突出,结构清晰,内容丰富,文笔流畅,情感真切。作者寓情于景,将自己浓浓的情感融入到了对景物的描绘之中,文章更具感染力。清新的文笔、隽秀的文字、流畅的叙述、丰沛的情感,都是这篇文章引人入胜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