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乍起,外婆窗前的那盆三角梅似乎经受不起那凌厉的寒风,瑟缩着身子躲闪着秋风的侵袭。霎时,风停了,一片枯黄的叶子飘落,又随着下一阵风远去。
外公是在一天晚上走的。他走得很静,脸上依旧保持着那副慈祥的面孔。我和母亲得知这个噩耗后,赶上了那个秋夜的末班车,赶回外婆家。
一切都如以往一样:那绣着杜鹃的窗帘,门前那条铺着石块的土路。外婆的家一点也没有变。轻轻拨开了门帘,看到的是眼前外婆慈祥的笑脸。一向坚强的母亲却哭得像个小孩,扑倒在外婆的怀中。我的心中也好似千万根钢针在扎着,但外婆的脸上,依旧是那副慈祥的笑容。
桌面上摆满了外婆亲手烹制的菜肴,四张椅子围在桌旁,门口对面那张空无一人的椅子,孤独地摆在那,面前摆着外公最钟爱的菊花瓷碗,碗里装着三分之二碗饭——这是外公习惯的饭量。看着一幕幕场景,我的心被刺痛了。面对着一桌丰盛的午餐,我却无心品尝。外婆坐在那张空椅子旁,招呼着我们吃饭,我不解地望着外婆:外婆是伤心过头了吗?
窗外那盆由外公精心照料的三角梅,原本缤纷的外表已经被秋风摧残的七零八落,我再也无法抑制住内心的悲痛,扑倒在外婆的怀里,任凭泪水肆虑……
外婆用她枯瘦、粗糙的手抚摸着我的头。我哽咽道:“外婆,你难道……难道不伤心吗?”外婆望着我泪汪汪的眼晴,却没有回答我的问题,而是和我说起事情的缘由;“老头子他啊,知道自己可能快不行了,那天他撑着身子走下病房,出院了。我和他慢悔走回家,却突然感到他的手牵住了我的手。他笑了,说好久没拉过我的手子,也好久没有和我奉着手一起走路了,他还说仙这辈子没什么遗憾,就是希望他走后我别太伤心。”说完,外婆那满是皱纹的眼圈微微红了。不知为何,我收住了自己决堤的眼泪,我抱住了外婆,外婆也伸手抱住了我。我感到外婆原本冰冷的双手,现在有了些许温暖。
窗外的三角梅,虽已不堪秋风的折磨,但仍旧有两朵花依偎在那儿,依旧火红。
离别,固然痛苦。但比这痛苦更有力量的是爱!心与心间的相印,总能填满心中的伤痕。离别,不痛,正因为有爱。
教师点评:成长过程中,我们要学习的不仅是各种各样的知识、各式各样的技能,还要学着认识世界、面对生活,学着应对问题、适应变化,学着告别,也学着继续前进。作者在文中记录的既是一段难以忘怀的经历,也是一段微妙的、细腻的、特别的、独特的、关于体味“生命”议题与感知成长历程的体验。文章是难能可贵的,无论对谁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