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题记
最近一档名叫《手艺人大会》的综艺节目引起了我的注意。在节目里,许多来自各地的发型师手艺人聚集于此,他们技艺的切磋以及手艺中的温情深深的触动了我,让我不禁想起与外婆摘花生、挑花生的经历,唤醒了那颗"手艺心"。
今年五一劳动节,带着兴奋与期待,我和父母一起拜访了外婆。临走前,外婆给了我们两大桶花生油,我的心中满是自豪感。在花生油里,不仅凝聚了我的劳动成果,也让我懂得了想做手艺人的不容易。
清晨,当早起的鸟儿在枝头高歌时,外婆便早早的把我叫醒,骑着轰轰响的摩托车来到了田里。田里的花生早已经被连根带果实拔了出来,放在了外婆自制的遮阳大棚下,外婆并叫我去摘那一摞摞花生苗上的花生。我凑近一看,颗颗花生苗下都挂满了花生。有的长得大,摸起来都快有手的大拇指那么粗,闻起来更是不得了,浓郁的花生味由内而外地散发出来,连旁边的小狗崽子也忍不住上前闻了又闻。在香味的驱使下,我便开始摘了起来。
不知多久,装花生的桶已经装到一半了,这是外婆过来查看我的完成情况。我心里正想:这下还不快夸奖夸奖我一番?结果外婆不但没有夸奖,还狠狠的“抽”了我一番:“这样摘要摘到什么时候?这里不是有木板吗?”说着她便一手拿起一大捆花生苗放在木板中间,随后往后用力一拉,一颗颗花生犹如撒开母亲怀抱的孩子,纷纷落入桶中,我便尝试着照着外婆的手法去做。一开始,因为力度太小或力度过大,调皮的花生不但没有掉,还把花生的枝叶全折断了。看着外婆一脸严肃的模样,我便更加认真,慢慢去寻找合适的力度。好在最后我找到了感觉,摘花生的速度越来越快,速度可不比外婆的慢!外婆笑着说道,现在的年轻人手可真利索。我也跟着笑了起来。
摘完花生后,我和外婆把装花生的桶抬到摩托车上,一起运到镇上的花生“磨坊”。在那里,去除杂物、分拣大小、启动机器,每一个步骤不仅考验着我的眼力,更重要的是考验着我动手实践的能力。每当我有哪一步做的不好时,外婆总会说:“做手艺人哪有那么容易,那都是用手一步步去摸索,日积月累的练习,积极寻找最便捷的方法,方才能成手艺人。”
是啊,正如课文中的卖油翁。为什么它能完美地使油从钱孔进入而不沾湿铜钱呢?我想“惟手熟尔”就是这些手艺人中的奥秘吧!双手之间我们自有天地,让我们用手垒筑手艺江山!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突出,结构清晰,内容丰富,文笔流畅,情感真切。通过文章,我们可以看到作者饱满真切的情感,文章也因此优美动人,触动人心。清新的文笔、隽秀的文字、流畅的叙述、丰沛的情感,都是这篇文章引人入胜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