蚵仔煎

初三 叙事 976字
2023-05-14 22:02:58

气味是种很奇妙的东西,是我用来存放记忆的载体。路边小摊上经营的果条摊面摊,总能在干里无声地用烟火气招揽食客,雨后草地上的青草芬芳香,让我无限遐想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偶然间,我路过一家卖蚵仔煎的小摊,想着尝下童年记忆中的味道,便上前要了一份。“不加辣子多放葱花”,我脱口而出,却不曾记起是何时有的口癖。老板很快把蚵仔煎端上桌,热油还在锅中的滋声与扑鼻而来的鲜香味,在这冬日里显得格外温暖。我迫不及待地夹起一块放入嘴中,味道却比儿时爷爷带我吃时大打折扣。失望在心头涌上喉头,苦涩与道不明的情感在心底蔓延,沉寂已久的记忆也在这时破土而出。

小学时,妈妈爸爸忙于工作,是爷爷奶奶将我带大的。爷爷担起了接送我上下学的职责,每天骑着老式的男士大自行车风雨无阻的接送我。放学时就带着我去集市上买蚵仔煎吃。我至今都记得那门店的模样,是略微窄小的,店内却总清扫的干干净净。爷爷带着我却只点了一份,“不加辣子多放葱花”,爷爷每次吃前都会嘱咐摊主这句话,我便也学着爷爷的样子,在吃前说不加辣子多放葱花,总能逗得爷爷哈哈大笑。我喜欢看摊主煎蚵仔煎食的手法,先敲下两个鸡蛋,打散后再加蚵仔,最后放入调料和葱花。爷爷问我学那些做甚,我总说是想让爷爷也尝尝我做柯仔煎的手艺如何。

过后爷爷会带我到池塘边捉鱼玩,现正当四月初旬,樱草开花,一阵阵煦风拂过新挖的花畦和菜地。我总不学乖,在爷爷为我捉鱼时,跑在一条义一条乌衣巷内寻乐,抬头却瞥见开得正艳的三角梅。这一站是玫粉,下一站是橘红,似把黄昏披在身上,着意修饰迎接夏的节日。我从巷子里的空当望出,就见河水曲曲折,漫不经心流过草原大地,黄昏的雾气在枯落的白杨间拂过,仿佛细沙萦绕于枝头,濛濛一片,把白杨勾成了堇色。

待爷爷捉到鱼拿去卖钱后,我们再一次前往摊处买了份蚵仔煎。爷爷总说不饿,我也推脱着,把蚵仔煎夹给了爷爷吃。爷爷也最终吃下了,摸着我的头说懂事了……

再见爷爷,已是两年前他的葬礼上。冰冷的身体与闭目安谧的神态不断告诉我,爷爷已经逝世了。在墓园前,我放下一盘客仔煎与一簇三角梅,希望爷爷能尝到我做的蚵仔煎。转身,雨起,泪湿。

春去冬来,我不知写过、念过多少篇寄往天国的信,希望爷爷能侧耳倾听到。终于,在今年秋天,我拾得了爷爷的回信,那是一片落在他房内的枯叶,念叨着让我好好生活。忆往,那蚵仔煎的香气与三角梅的明艳,交织成了我记忆中爷爷的模样。

教师点评:文章有条理性,内容丰富。文章字里行间流露着浓浓的情感,颇为打动人心。通过文章,我们可以看到作者饱满真切的情感,文章也因此优美动人,触动人心。作者将细腻的情感融入进了每一个字、每一句话中,深深地感染着读者。清新的文笔、隽秀的文字、流畅的叙述、丰沛的情感,都是这篇文章引人入胜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