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夜饭里的文化

初三 叙事 875字
2023-04-14 22:15:30

大年三十算是我最喜欢的日子一了。天上的星星在漆黑如墨的夜空中总是无比璀璨,门前噼里啪啦的响的鞭炮绽放火花,在此起彼伏的火光中,是家人团聚的笑声与温馨。

放炮后是还需烧纸作揖的,我便会与奶奶一起摆碗筷,需八个碗八双筷八张凳八杯甜酒依次摆好,每双筷细的那头架在菜碗上,粗的一头搭在饭碗上。酒不能倒满,碗里的饭只能盛一勺,边摆嘴里还要念叨着快来吃饭之类的做完这些才能对着烧纸堆前的遗像作三揖,说是可以保平安的。我小时觉得这是有些迷信的,鲁迅在写阿长时也是写了一些旧习是封建迷信的,那这个呢?我这个想法其实是大不敬的,这是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约定俗成的规矩,与那是不同的,这是中华传统文化。

团圆饭一家都聚一起,座位其实还是有讲究的,一般“面朝大门为尊”,这里还是奶奶辈分最大,是面向大门,右手边是父亲然后依次坐着母亲和我。别人年夜饭是吃饺子,可在我们南方是不兴的,还是吃饭。在这里必不可少的就是奶奶亲自酿的甜酒了,甜而不熏,不像白酒还是啤酒什么的,小孩子都可以吃的吃一点,必会回味无穷,然后伸一想手指刨净杯底沉下的米槽放嘴里咂吧咂吧,也必会成为“回头客”,再要一杯。还有人们常常念叨的“年年有余”,桌上也必会有鱼,第一眼看色泽,大抵会是奶奶做的;夹一块放嘴里尝会,眼中便会爆发出异彩,连连赞叹一一嗯嗯嗯!这味道,也绝对是奶奶做的了。奶奶做的菜必出精品,这是毋庸置疑的。

年夜饭其实就是几道菜罢,只是一家人坐在一起简简单单夹个菜,唠几道没什么可讲的家常罢。可是从之前那些布置的程序来看,真的是仅仅如此吗?大风泱泱,大潮滂滂,五千年文脉涵养了巍巍中华,其中蕴含的能量是不可小觑的。而沉淀下来的文化习俗,也是我们中华瑰宝之结晶,别国无法比拟的。新旧交替在一年的最后一夜里,难得一家人聚在一起好好吃个饭,是一段不可多得的珍贵的回忆,它将会成为下一年内心中值得反反复复抚摸的温暖的火苗,陪你度过一整个春秋。家人团聚圆满、幸福吉祥,我想这才是它的意义。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吃饭了吗?夹一块亲情下肚,你会无比幸福;吃年夜饭,和家人在一起,准备辞旧迎新,赏夜空烟花。

教师点评:文章结构完整,取材真实,文笔流畅。作者在文中讲述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文章富有生活气息。文章要素齐全,内容完整,细节充实,文中讲述的这段经历得到了细致、流畅的展现。字里行间表露出的人生体验的丰富以及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