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着斜挎包,我走进了初中。
小升初的考试很不是如意,单科都很差,父亲焦虑于我上哪个初中。现在社会竞争压力大,想上初中似乎都并不是件易事儿。那个暑假,父亲也在想我应该上那个初中,好在我小学平常的成绩很好,有两所初中同时想录取我——清外中学和芳华中学。父亲为我报考了芳华,可我本意是想上清外同学的,因为我许多小学的同学都去了那里。可我有一个表哥在芳华中学,父亲比较认可芳华的师资力量,后来又听说了那里的特色小吃是别的学校没有的。好吧!
我并不知道这个选择是否正确,临行那天晚上我充满了焦虑,想到那是寄宿制学校,一个星期才能回来一次,离开父母多少有点不适应。但我也十分激动,但更多的是因为未知充满了内心。
记得当时校门口站了很多的学生,车多到停的再规矩的汽车也像是随意摆放,看上去是黑压压的一片。很多的学生都结伴而行,他们有说有笑,没有一点陌生感,看出来很早之前就是朋友。我也不至于没有一个面熟,有几个小区的朋友和我一同来到这里也算得上是有话可讲。
大概到了正午,宽大的校门才终于慢悠悠的打开了,学生一窝蜂的挤了进去,我也不例外。我们是从东校门进去的,迎面是一个斜长的上坡,坡道的两侧摆满了欢迎的贺词,向右望去是十分开阔的体育运动场,跑道很鲜艳,天空很湛蓝。更远处是很多篮球场,似乎要比正常的球场小一些。教学楼很有特点,一改往日的白色风格,是高级的酒红色。父亲陪我一同走进去,我们转眼就拐进了长廊中。
许多学生都配上了一个很大的包,唯独我只背了一个斜挎包,开学老师说是先体验一下,于是我也没有带上书包。父亲笑着说:“你这哪里像上初中的。”
学校很大,教室不容易找到。我们的教室在3楼,沿楼梯一路走上挂满了喝彩的气球。我比较兴奋,整个楼层的学生和家长已经人满为患,许多班级门口站着许多年轻人,或许是新招进来的老师,也有许多看起来骨干一点的老师,当时我评价一个老师师资的标准就是看年龄,越年长就越有经验,现在想起来真可笑。
走进教室,我瞬间有些不适应起来,都是一些陌生的面孔,这是我内心想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找一个面熟,可惜最终都无济于事,老师让我找到自己的座位上面贴的有名字,我便在教室里转悠起来,教室里面的学生都是县市的优秀尖子生,他们有些坐在座位上看书,或是前后左右交谈起来。我兜了一圈,没有发现自己的座位,后来一位很年轻的女老师帮我找到了,不过这个位置很窘迫,居然是坐在空调底下的,虽说当时正值夏天,可这未免也太为难我了吧。
在座位坐定之后,班主任走了进来,让我们都回到自己座位上坐好。我看了看,班主任还很年轻,是位女性,有些矮。这与我的第一印象相反。她戴着一副圆框眼镜,下颔微抬,很有精气神儿,听说是教数学的,而且很厉害。她讲话的语速很快,我觉得他十分的精干利落,讲话的声调也很大,仿佛全身充满了无穷的干劲。
老师让我们做自我介绍,从我这边先来吧,我站起身来,有些微微颤抖,可是我还是想在同学面前去表现一个自信的性状。之后同学也一一做了自我介绍,也让我留下了印象很深刻的几位。后来老师让我们把名字都签在黑板上,我还是第一个,当时我自信的写了一手滑稽的草书,有人在底下喊:“别写太大啦,给我留点位置。”
可由于时间关系,名字并没有写完,也算是一个遗憾。不过那天之后我也算真正的成为了初中生。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明确,结构完整,内容具体,文笔流畅。作者在文中讲述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文章富有生活气息。文章标题新颖,文中分享的故事也十分有趣,很能吸引读者的注意。文章要素齐全,内容完整,细节充实,文中讲述的这段经历得到了细致、流畅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