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那素纸轩墨,秋光初露。当笔锋在纸上挥洒,墨香在笔尖流连时,我已然醉心于这书法的喜悦之中。
——题记
我一直对书法存有无限的乐趣。我羡慕那些大书法家,笔势时而行云流水,潇洒自在;时而厚重如磐,沉稳磅礴。但当我持起笔来,毛笔却如同顽皮的孩童,左摇右摆,字也歪歪扭扭,无法写好。“啪”的一声,我泄愤一般把手中的毛笔拍在了桌子上。
“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在自家掘了一个方圆数丈的洗砚池。一天的功课做完了,他就上池边把砚台和毛笔上的余墨洗涤干净,日子一久,整个池子的清水都被染黑了。耐心、专心、沉浸其中,这是存于文化之中的魅力,什么时候做到这样,你也能写出个样子来了。”爸爸站在我身后,意味深长地说。
“真的吗?”我暗自思索着。良久,我重新拿起了毛笔,蘸了蘸墨水,掭笔刮墨,站在木桌前继续练字。我左手扶着湿润的镇纸石,右手持着毛笔在平实的宣纸写字。楷书遒劲有力却饶有锋芒,大气磅礴,一不小心就容易把笔锋抛在脑后。
我每写一笔就停下来,仔细观察字的笔势和停顿,在脑海里刻画整体结构,构想落笔动作,毛笔也随我所想,在手中转动,仿佛在无形之中雕琢时光。
后来的秋天,窗外蝉鸣不绝,缕缕柔光,翩翩落叶,窗内珍藏着我喜悦的书法时光。朴实的木桌,坚美的砚台,乌光的墨石。阳光照在我的身上,我提笔书写,时而急促,时而缓和,衡量着笔画之间的距离,反复修改字体的结构。
“上轻提,下微重按,笔锋回转,笔走中锋,似过沙痕,刀刻薄纸。”笔尖在宣纸上划过,一提一按,一顿一挫,我的心随之沉静、舒缓、惊喜,沉浸于书法之中。桌上树影被慢慢拉长,光微微泛黄,一个个漂亮的毛笔字在宣纸上绽开,墨香沁人心脾,黄纸黑字,古色古香……看着这一排排字,尽管与书法大师无法比拟,但笔锋微显,字体圆润饱满。
我的心中盈满激动喜悦,看着一个个方块字,仿佛看到了王羲之在流水边书写端庄行楷的身影,仿佛看到了张旭肆意挥洒墨水的神韵,仿佛看到了文人墨客将智慧凝聚于方寸天地。悠悠文化,我才刚迈入一隅啊!
“耐心、专心、沉浸”,或许这便是藏于书法,沉于文化的智慧吧!只有这样,你才能感受蕴藏于书法的喜悦,才能体会到生活的乐趣。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突出,文笔优美,有自己的思考,情感饱满。清新的文笔、隽秀的文字、流畅的叙述、丰沛的情感,都是这篇文章引人入胜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