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十分喜欢书,大概是言传身教吧,我和书从小就有不解之缘。我的书架上堆满了各种书籍,他们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善有者智慧的光彩,每当我走进书架,他们都微笑着向我招手。
读书让我感到无比快乐,比如有一次我去书店找了一本封面精美的书——曹文轩的《草房子》。它的内容让人轻松愉快,我没几天就读完了。收获了许多乐趣,同时也懂得了许多人生哲理。
我曾读过《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知道了尼尔斯原本是个淘气、爱欺负小动物的坏孩子。可是,当他被小精灵变成拇指大小跟着大鹅旅行时,他增长了见识交到了新朋友,也与凶恶的敌人斗智斗勇,最后变成了一个善良的好孩子。我也从中明白了要善待他人,乐于助人。
我还读过🦶《朱元璋》,朱元璋,原名朱重八,年少时就遭受了失去家人的痛苦,他的一生经历了许多事,做过和尚,当过乞丐,与劳苦大众一起发动起义,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当上了皇帝,他是在我心中最崇拜的历史人物之一。
读到《煮书》这篇文章时,我很好奇为什么书能放在水里煮,读完之后才知道煮书就是‘反复诵读、品味,直到把书读透的过程’。后来,我读书的时候就读了很多遍,每次都有不同的收获。
我是个不懂就问的孩子。前段时间,我看到这样一段话:“生活,一半书香,一半烟火”。这句话让我陷入思考。
看到这句话时,我的内心生出了许多疑惑:"什么是烟火?什么又是书香?"带着强烈的好奇心,我走进妈妈的书房。妈妈正翻着一本泛黄的古籍。
我轻轻的开口问道:“妈妈,我想问您一个问题:什么是烟火气?什么又是书香?”妈妈轻轻将手中的书放下,笑着问我:"你觉得什么是烟火气呢?"
时值正月,户外不失传来鞭炮声和饭菜的香味,我想了想回答:"烟火气是正月空气中弥漫的烟炮味儿,也是爷爷奶奶做的午夜饭。
妈妈轻轻点了点头,认真的看着我继续问:"丫头,那你说,人为什么要读书呢?"
这个问题问住了我,我想了好久才回答:"为了学习知识?为了上学?为了考高分?为了父母?为了老师?"
妈妈摇了摇头,给出了一个让我至今难忘的答案:"为了了解这个世界,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妈妈说:"丫头,你总听长辈们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修身的第一步就是读书,通过读书认知世界和不同时代的人交流,才能充分了解不同时代人的不同思想,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从而明治就像鲤鱼跳龙门一样,这一过程是需要经过不断积累的,最后实现自我升华。
停顿了一会儿,妈妈接着说:"你知道为什么有‘洛阳纸贵’的说法吗?过去是没有纸的,古人将字写的竹简上,随着纸的发明和应用,人们将文字记录在纸上,一张张记录着文字的纸装订成侧变形成书籍,书籍承载了一代又一代人的道德理想与价值追求。
在我似懂非懂的时候,妈妈轻轻打开泛黄的古籍。听着书页翻动的声音,我仿佛第一次闻到书香,看到努力的方向。每个人都要读书,你开心时可以读,不开心时也可以读。书给我知识,给我力量,伴我快乐成长。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明确,内容丰富,文笔优美,立意独到,情感真切。文章字里行间流露着浓浓的情感,颇为打动人心。通过文章,我们可以看到作者饱满真切的情感,文章也因此优美动人,触动人心。作者将细腻的情感融入进了每一个字、每一句话中,深深地感染着读者。文章语言优美,情感饱满,感染力十足。